傍晚,正和老公一起做着饭,朋友打电话来,很气愤的向我诉说,刚刚她给在上班的同学打电话,想问问怎样转诊的情况,结果同学回她,你说的情况不能开手写的转诊。她说,那怎么办?同学说,我不知道啊,谁说能你可以找谁去。朋友一听,肺就炸了。对我说,这话太难听,同学之间怎么能够这么说话。我问,你说的病号符合转诊条件吗?她说,不符合啊,但我就想问问啥程序。我不吭声了,不符合还问什么程序?你不是为难她吗?她不拒绝又能怎样?
其实,我了解朋友说的这个同学,也知道她确实没有能力去操作这样的事情。并且还知道这个同学这些天背负着很大的负担,她刚刚去外地学习回来,家中的老父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危在旦夕,作为医生她却束手无策。而每天她还要面对大量的病人问诊,工作非常辛苦,并且每天回家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为自己的医术努力,以致于两个孩子都无暇顾及。想必她心里也装着不能言说的苦与难。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总是在用到她时才会有个电话的同学,突然又来电话询问她一些她不能或者费很大力气,冒很大风险才能做到的事情,她怎么办?拒绝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但是,一次的拒绝可能会抹杀她曾经所有的好。
朋友电话里反复向我述说,我们是同学,她怎么可以这样,同学啊,她怎么可以这样!语气中的愤怒透过屏幕,让我仿佛看到了她咬牙切齿的面孔。电话这头,我无奈的笑了,因为我无法附和她,更不能替同学辩护,只有默默地听着。
可能觉得没有得到我的迎合,终于她愤愤地挂了电话。
一旁的老公大概都听到了,感叹道:有些事,帮与不帮都难啊,帮了,不知道怎样的劳神伤力,不知道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不帮,就得罪了人。人啊,都得换位思考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