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自我约束

作者: 姚予新知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19:22 被阅读0次

    整理分享:谦宇

    “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即一个国家想要有好的国民,必须有良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也是最初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然而良母来自贤良的媳妇,贤良的媳妇来自受过伦理教育的女子。

    今日分享原文:

    女最忌,是多言。彼长舌,最讨嫌。

    女最忌,是使性。彼乔气,最薄命。

    守闺房,少出门。外是非,莫与论。

    裹了足,戒足行。穿了耳,戒耳闻。

    凡闺女,不出闺。庭除走,便非宜。

    须自禁,莫强随。苛失礼,人共嗤。

    谦宇译文:

    女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多嘴多舌,尤其那种长舌妇,最讨人嫌。女孩子还忌讳动不动发脾气、任性,尤其那种刁滑古怪的女孩子最没有好下场。

    未出阁的女孩应该安心在家,少出门,外面的是非杂事更不要参与讨论。裹足就要知道戒足,不要总想出门游玩嬉戏。穿了耳洞就该知道不要听邪声。

    所有没出阁的女孩,不适宜在庭院以外露面。须懂得做女孩的禁忌和自我约束。不可强行随性而为,否则不顾女孩子家的规矩,失了礼教,会遭到所有人讥笑。

    谦宇心得:

    有句话叫言多必失,确实在与人交往中谈吐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而很多女孩子现在讲话很不注意,甚至挑拨是非、口出脏话,且习以为常。

    今天的女孩子大部分完全失去了女孩子该有的矜持和温顺。还有一种流行病叫“公主病”,好像是说谈恋爱的时候比较作。其实就是家里和学校都没有教育孩子们该如何立身,如何与人相处,导致越来越自我随性。

    这样的女孩子即便长的漂亮,一时被追捧,终究在转到家庭主妇的角色时却很难应对复杂的关系。于是婚姻中难以顺利磨合……

    如果出阁前家庭中注重教导女孩子作为女子的规矩,从很大程度上能让孩子平心静气,不至于太过意气用事。

    今天的女孩子扎耳洞可能都不懂得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装饰,甚至为了哗众取宠,还在耳廓上扎满耳洞。其实我看这段文字,应该表达的是:扎了耳洞,戴上耳坠就是为了约束自己的一种提醒!不要什么都入耳,应该懂得避讳无益的声音!就如同佩戴钗环提醒女子走路不要太大动静一样的作用。

    我想大概这传统来自于周朝太姒。据《史记》纪录:“太姒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怀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姒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正人谓,太姒为能胎教

    周朝三太的故事我们也会在以后的其他分享中详细叙述。

    文中还提到裹足,这个问题,我专门搜索了一下起源。发现多种说法,比如有说是妲己因为是狐狸精,所以脚怎么也变不成人脚,于是穿小鞋子,因为得纣王宠爱,所以小脚成了一种时尚。还有李后主对小脚宠妃的偏爱,使得人人效仿。然而我其实更愿意相信是以下这个故事的原因。

    故事是这样的:据民间传说,女人缠足始于隋代。相传有一次隋炀帝东游江都,征召一百名名美女给他拉纤。有一个铁匠的女儿叫吴月娘,被选中。百姓都痛恨炀帝的昏庸暴虐,吴月娘也不例外。就让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小刀,用长布条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留下的脚印就是一朵漂亮的莲花。

    隋炀帝见到非常喜欢。就让她近身,想看看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小刀刺向隋炀帝,隋炀帝躲闪不及刺伤手臂。吴月娘行刺不成,伺机便投河自尽了。后来隋炀帝下旨:再要选美裹足女子一律不选。

    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又说是为了不入宫),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尤其明清时代盛行,一直到民国时期还有裹脚的女孩子。

    若果真如此,裹脚当是一种义举,当然文中说是为了提醒女子不要随意出门。在我今天来看,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所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吸取,糟粕的东西就要剔除。

    但是话说现在,我发现很多女人喜欢穿高跟鞋,把脚弄的也变形。以及芭蕾舞演员都把脚伤的很严重,其实这些无异于古代的裹足对女性的伤害。

    古代女人的鞋子 当代女人的鞋子

    今天学习的部分,我想最重要是女孩子该学习古代女子的谨言慎行和自我约束。如果哪位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非常欢迎您留言交流。就到这里吧,各位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女子的自我约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fs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