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管理心理工具癖
面对大神们,放下崇拜,从这一刻行动起来(提问、思维框架干货)

面对大神们,放下崇拜,从这一刻行动起来(提问、思维框架干货)

作者: 贝子晨 | 来源:发表于2016-10-04 23:34 被阅读459次
不要膜拜大神了

今天早上刷微信朋友圈,看到秋叶大叔的新文《七步打造个人品牌,打造斜杠青年不难》,1万字的长文,看完了,转发了。

文章中秋叶大叔用实际的案例解读怎么打造个人品牌,看完后,
第一个感觉:牛。
第二个感觉:方法可以用。
第三个感觉:这些方法,其实很多都知道,就是没能朴素地践行。
最后的感觉:别崇拜了,这一刻行动起来吧。
(想了解如何写书、目标分解干货的可以去微信找这篇文章自行研究。)

一、大神们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朴素的道理,朴素地坚持,朴素地践行。

秋叶大叔是谁?不知道的小伙伴问下度娘便知。学PPT的绕不开秋叶大叔。

秋叶大叔开了个人新的微信公众号的时候,观察了几天后,发现秋叶大叔采取的是日更的策略,于是,我在后台留言:

“秋大,这是日更的节奏啊,我拜了”,
秋叶大叔隔了一段时间后,回复“不日更,号活不下去,我做新媒体,对这些代价心里明白,不但日更,而且不抄袭”。

一个有7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的人,重新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决定从零开始运营,他有人脉,有粉丝,有渠道,但还是那么努力,还是遵从新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壮大的死磕式的运营策略和规则,去从头开始运营。

罗胖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调侃自己每天6点30分的60秒语音,就是老了睡不着,和年轻人比谁醒的早。背后却是少则5、6次,多则5、60次的60秒语音最后发送

大神们就是这么朴素地坚持着,朴素地实践着,剩下的交给时间,产生复利。

大神的例子最后的成功方法论总是这么简单地归结于一个或几个需要终生实践的道理,道相同,那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光谈这些道理,就真变成鸡汤了,没什么卵用,毕竟我们需要生存,需要干货。

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多看非虚构类的书,多学些技能。”

二、先学着从1个问题,变成3个问题,6个问题。

《学会提问》《轻松学会独立思考》《结构思考力》《金字塔原理》市场上很多书都在说提问、批判性思考、逻辑性展开的重要性。

起点就是:从问题出发。

秋叶大叔那篇文章里,对于某同学想出书提出的种种问题,就是在让思考逐步深入,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由1个问题变成3个问题,再变成5个问题,继而变成更多的问题。

秋叶大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拆解了整个写书的目标流程。对于没有经历过实际项目考验的我们想要达到如此全面的提问和分析,真心不容易。

比如,项目管理中对“项目干系人”的管理流程,如果没有学习过,会很容易去把溜须拍马、奉承客户等主观偏见带入正规的项目管理流程中。

如何由1个问题变成3个问题,6个问题呢?

1、从1个问题:“为什么?”开始。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之间对话,更关注对方为什么说,而不是说什么。

所以,问“为什么”也符合我们人类的自然动机。

但是,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却退化了这项功能越过了这个祖先遗传下来的保护我们自身,并且让我们更有智慧的问题。

  • 对于领导吩咐的事,我们总是想的HOW(怎么做),WHAT(做什么),而不是WHY(为什么);对于同事让配合的事,对于讨厌办公室政治、追求和平共处的我们积极配合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 回到家里,老婆、孩子、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然怎么样?想造反啊?虽然宝宝们心里苦。

“为什么”变得很难,变得浪费时间,变得没有必要,行动产生结果,于是,运气好,领导、同事、家人做事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导向,你不问为什么也得到了好的结果。运气不好,你不问为什么,可能加速地得到了坏的结果。

所以无论对待工作、生活、人生,记得先问“为什么”,这个和你的人生意义、价值紧密关联的问题,会让你找到内驱力,找到方向,找到真实的自己。

2、从1个问题到3个问题:WHY,HOW,WHAT。

《从为什么开始》书中提到了“黄金圈法则”,像乔布斯一样思考、行动沟通。

why-how-what

为什么,找到目标和意义。
怎么做,找到方法和对策。
做什么,找到对象和成果。
(具体内容可查看相关书籍)

3、从3个问题到6个问题:5W1H。

5W1H

5W1H来自于质量管理中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2W1H的场景化。

明确什么情况下,和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怎么做,为什么做。

加入了时间、人、地点等资源的因素,让思考更具体。就像秋叶大叔文章里的斜杠妈妈在什么时间写书等问题的提出。

还有5个问题的生涯思考框架哦:
我是谁?
我在哪?
我要啥?
我有啥?
我做啥?

掌握了从1个问题到3个问题,3个问题到6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每个大问题下的分支,整个问题的提出层面,我们也可以向大神们看齐了。

道理谁都懂,还是记得要朴素地实践哦。

三、让思维升级,变成高维度,多维度(二分法到三、四、六、八分法)。

获得雨果奖,刘慈欣老师的科幻作品《三体》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场景“降维攻击”,高维维折叠变化成低维,进而对低维的世界进行攻击。

比如战争中,地面攻击,突然变成了空地一体战,打法完全变了,攻击威力、覆盖范围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让我们的思维升级,多维度思考,安排工作、生活和人生。让大脑的CPU升级到双核、四核、八核才能应对知识爆炸的这个时代。

1、从“二分法”到“三分法”。

我们常常思考事情都是二分法,比如,好坏,高低,深浅。

在《断舍离》中提到了,物品和思考方面的三分法,可以让我们从重新思考事情,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断舍离-三分法

常见的三分法,比如:前、中、后,上、中、下,过去、现在、将来。

还有市场分析中比较常用的3C分析。

三分法,好比加了一个标尺,让空间增加了,路变宽了。

2、从“三分法”到“四分法”。

心理学上很著名的模型“乔哈里窗”就是四分法的思维方式。

乔哈里窗

分法”。**

用自己知道/不知道,别人知道/不知道为维度,区分成四个区。
这个在职业规划领域、沟通领域、知识管理领域都可以应用,去寻找不同的内容划分到四个区域中。

还有很多心理学上的模型都常用四分法的方式。

3、从“四分法”到“六分法”。

六分法最常见的就是“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

通过每次一个帽子的思维,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来全面分析问题。

4、从“六分法”到“八分法”。

“八分法”比较常见的是“生涯平衡轮”,还有晨间日记的“九宫格”

生命之花

对于日常的工作生活等,可以用这个八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分析、行动。

总结:

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让自己提问、思考的维度从1变成3,从3生万物。大神是人生的一条渐进线,从提问、思考开始,去接近这条线,成为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大神。

你的喜欢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记得点个喜欢再走哦。
鸡汤、干货和朋友你一起分享,别忘了关注我哦。

相关文章

  • 面对大神们,放下崇拜,从这一刻行动起来(提问、思维框架干货)

    今天早上刷微信朋友圈,看到秋叶大叔的新文《七步打造个人品牌,打造斜杠青年不难》,1万字的长文,看完了,转发了。 文...

  • 浅谈怎么从零做到百万粉丝

    嗯,可以综合首页推荐的大神们的文章。 但是,光看是不够的,要行动起来。 骚年们,行动起来吧。

  • 教练只拥有问题,运动员本就有答案

    提问是思维的形式 提问决定思维思维推动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一,面对汽车追尾,赵燕想到要同朋友见面,内心感到莫名的焦虑...

  • 像吗?绘画之带你走进你内心世界

    人生有多少,我们被手机掌控了时间,掌控了感情…… 有时候,放下手机,却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勇气…… 不如,从这一刻开始...

  • 能不能教点实际的淘宝运营

    最近自己也在做淘宝,一直在看各种各样的大神干货。 我总结的大神们的干货很重要的一点是看数据,能把后台数据做好,基本...

  • 从这一刻出发

    从这一刻出发, 这时, 我们还心潮澎湃, 我们还拥有梦想。 这时, 我们还身体康健, 我们仍思维敏捷。 从这一刻出...

  • 思维导图学习笔记

    太史公这两天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做记录,崇拜于各路大神对思维导图出神入化的使用,深感思维导图值得好好研究,于是又报名学...

  • swift 常用第三方

    这里的框架都是纯swift的 , 感谢开源 ,感谢大神们 。 json解析 SwiftyJSON[https://...

  • 写作训练营④

    故事思维:动人的信息包装方式,可以让你输出的信息更易于被对方接收。 故事框架:背景、冲突、提问、回答 故事框架的四...

  • 思维| 用提问,辨别“伪”干货!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又可怕的时代”,我对此深以为然。 美好自不必说,比如,炎炎夏日,感谢空调救了我们一命。而可怕则...

网友评论

  • 花开不败花开:就是朴素的坚持朴素的实践,知道自己错何处,因何因,就是很浅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只有少部分人去做,做着做着又少了一部分人,所以走着到最后的永远都是百分之八十里走出来,走向百分之二十的人,圈粉
    贝子晨: @花开不败花开 天下道理其实都那么简单,重要的还是践行:)
  • lekli:所以你的行动是写了这篇文章?
    贝子晨:@lekli 嗯,好好码字,多更多健康,哈哈。谢谢编大鼓励:)

本文标题:面对大神们,放下崇拜,从这一刻行动起来(提问、思维框架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gj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