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皆围城,但愿不围困——之《围城》读后感

生活皆围城,但愿不围困——之《围城》读后感

作者: 贝壳0714 | 来源:发表于2020-11-29 19:09 被阅读0次

        因为评价极高才读的这本书,说实话读完并没有觉得它有那么地好,感觉也不过尔尔,大抵是自己没有真正读懂吧,难免有些失望。

        《围城》的故事是围绕一位出外留洋买假文凭的方鸿渐而展开的,故事不算长,写的是他归国后一两年的事,主要是感情和事业。在事业这块,采用的是讽刺的手法来写,书中把留学的人捧得极高,却用方鸿渐的惨痛就业经历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那些出现在书中的“诗人文学家们”,给人的感觉都是在“卖弄”,以及那些勾心斗角的学校老师们,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一心想的是升职评职称。书中语言倒不失风趣,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真实地展现了知识分子们 精神上的空虚和对人生的彷徨 。

        至于感情呢,本以为书是专写这个的,结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去三闾大学的过程成了书中的重要主线,但也不能说其中没有感情线。突然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句总结:男作家写感情主角会是男人,所有的女人围着这个男人转;反之,女作家写的,一定是傲踞中心点的女主。《围城》是男作家写的,所以我不能用曾经一贯看过的女主的轰轰烈烈爱情故事来看它。

        《围城》的感情线也是鲜明的,方鸿渐也是不缺爱慕者的类型,算得上仪表堂堂的富二代。先是周家小姐,她是两家父母之间的媒妁约定,对于这种爱,他是拒绝的,书中周家小姐被写死了,即使不死,他们也不会有结局,因为没有爱,甚至还会叛逆;回国的船上碰到的鲍小姐,她的出现给方带来的是诱惑和欲望,是他自己都确知不会有结果的,他们没有爱,只因空虚、无聊而产生的“情爱关系”;而后是苏文纨,她是爱方鸿渐的,可惜方爱的不是她,所以对她只是逢场作戏,方深深爱着的是唐小姐,这是男人挚真的爱,也是让他最心痛的爱。最后是他的妻子孙柔嘉,在经历过被爱和爱过之后,在一起经历过真实的生活(一起去三闾大学)之后,他们结婚了,他也总结出: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就可以结婚了,还说曾经那样爱的死去活来的自己是傻。婚姻和爱情不一样,在这一刻他看明白了。

        然而这道围城却依然在,婚前婚后的妻子性格全然不一样,婚前的唯唯诺诺变成了婚后的百般苛刻,这印证了没有得到前觉得一切都是好的,得到了又会去百般寻找缺点,深刻的人性转变。我倒是最喜欢婚后的这部分情节,因为是那么地真实。当某一刻把自己围进了这座城,想的应当是如何用心经营城中的生活。人生何尝不是一座大大的围城,但愿不要被围困,但愿心还是自由的。

相关文章

  • 生活皆围城,但愿不围困——之《围城》读后感

    因为评价极高才读的这本书,说实话读完并没有觉得它有那么地好,感觉也不过尔尔,大抵是自己没有真正读懂吧,难免...

  • 《围城》:生活处处皆“围城”

    杨绛先生在给《围城》的题序是这样写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

  • 《围城》 读后感

    《围城》 读后感...

  • 《围城》处处皆围城

    今天听书的时候偶然听到几年前看的一本书,围城。当时看的时候懵懵懂懂,就像是读故事书一样,没有理解这本书深层次的含义...

  • 书评-读围城

    围城,这世间万物皆处于围城之中,围城中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映射到生活中也一样 这是讽刺类的一部小说,乱世...

  • 《围城》围困的心

    独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阳光从电脑屏幕上反射过来,显得是那么的刺眼。现在虽已是十二月份,但办公室里稍许的燥热使我...

  • ——《围城》读后感 我们在时代的围城里过着平庸无奇的生活,我们在平庸无奇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囿于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

  • 何处不围城-《围城》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同学的书评,自己很感兴趣想找来读一读。在图书馆搜了一上午,没什么结果,师大的图书馆啊……自...

  • 随笔

    《围城》窥事 我在不久前曾捧起过《围城》品味。书中钱钟书的话:“……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

  • 方鸿渐……爱情的《围城》

    世事洞明世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钱老的围城里有三座围城--爱情的围城 事业的围城 婚姻的围城 方鸿渐一个乡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皆围城,但愿不围困——之《围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ik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