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米老师 ; 文章首发于嘿kids
01
前几天,果妈找我诉苦:真奇了怪了,有娃以前你侬我侬,自打有了孩子,这日子反倒过不下去了!原来夫妻俩在育儿问题上总有分歧:
果妈赞成鸡娃,希望孩子幼升小考上海世外。她风风火火开始一系列“战略部署”:加妈咪群耐着性子爬楼取经;实地考察后果断报名优质培训班,还买了不少语数外书籍……按这样的路径鸡下去,娃进世外就是指日可待!果妈这边在畅想未来,孩子他爸一大盆冷水就泼过来了: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你就是在扼杀孩子的童年快乐。瞧你买的这一大堆破书,什么鬼?至于吗?孩子刚过五岁,你就焦虑成这样!快清理下你手机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订阅号和亲子群……孩子也是我的,不能由着你这么瞎搞!
这话太过分,果妈气得胸闷,跟孩他爸干了一仗,结果自己落得个鼻青脸肿。果妈恨恨地说:这家伙怎么就像变了个人,好陌生!曾经温文尔雅、不舍得说半句重话的好男人哪儿去了……
果妈经历的这一切并非个案。很多家庭,也正因育儿分歧而饱受煎熬,却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养育过程中,却折磨了彼此,伤害了孩子。
02
育儿分歧的后果多吓人?先看一则通报。
今年3月19号,湖南洞口县官方微博的内容发人深省。3月18日17时48分,洞口县城胜利小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死者罗某光跟15岁的女儿争执。罗某光见妻子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心存异议,殴打了妻子。见情况不妙,又想帮母亲,女儿直接持水果刀将父亲刺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因教育方式不同,人间又多了一出惨剧。这个案例虽然太过极端,但育儿分歧,特别是长期或高频的分歧所导致的后果,真不容小觑。
1. 育儿分歧引发恐惧,孩子安全感易缺失。
目睹父母因教育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心理恐惧,加上年纪小,不知道怎么调解和缓和父母情绪,只能在一旁干着急,或哭得稀里哗啦。有些父母,在跟对方激烈对抗,再看到孩子来“添乱”,气不打一处来,很容易把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孩子身上;更有甚者,还喜欢把孩子牵扯进来,不断逼问:“你快说,是你爸对,还是我对?”这么一问,孩子就越发慌乱了。
很多孩子会把父母吵架归因于自己,自责不已,感到不被爱的同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时间一长,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将来对婚姻幸福的信心。
2.育儿分歧易导致孩子缺乏平等沟通的勇气和耐心。
对输赢的执念已经让夫妻两个失去理智。情绪失控的大人争来斗去,其实就是在争夺控制权!孩子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可能会偏向强势一方,而孩子这么做,又特别伤害弱势一方。孩子在父母亲一次次争执的过程中,学不到平等沟通的技巧,也没有耐心倾听别人想法,很容易成长为自以为是的家伙。
朋友说,她小表妹就是在严重育儿分歧的氛围下长大的。爸妈经常吵架,最终都是她爸赢,她妈每次都眼泪汪汪却无能为力。后来她表妹对爸妈吵架麻木了,甚至还看不起她妈,觉得太弱小了。她在家庭中从未看到过平等沟通的场面,所以在学校,一旦跟人闹不愉快了,都是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
3.育儿分歧易导致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美国托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训练》一书说:“通常而言,父母中的一个总是比较更外一个更容易接纳孩子的行为。”这种接纳度的不一致也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一旦孩子觉察到这种不一致,他们就很容易在父母面前表现迥异。
妞妞在她妈面前是乖乖女,学习做事积极主动,但当妈出差,只有爸在时,就任性得像刁蛮公主,连作业也都是拖到很晚才开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妈对孩子学习抓得很严,而爸觉得女孩子家家,没必要在学习上逞强。
4.育儿分歧易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
女人认真跟男人探讨教育问题,而男人却直勾勾盯着电视根本不理人,这种时候,作为女性,肯定相当郁闷,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到,很委屈,忍不住啰嗦或叫板。夫妻俩在育儿路上渐行渐远,甚至分道扬镳,走到离婚这步的也大有人在。
看到父母匮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会觉得父母糟糕至极,真令人失望。一对让孩子都倍感失望,父母就很难跟孩子建立良性关系,自然没法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父母批评自己时,会有力回击:“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还有什么资格来管我?”
03
无论什么样的育儿分歧,但凡上升到吵架甚至动手的程度,且总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都将直接给孩子的身心和学习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既然如此,如何搞定育儿分歧,不给孩子成长添堵?育儿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1. 正确解读育儿分歧,树立共同解决问题的信心。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精神病学教授凯尔·普鲁厄特博士说:“如果把不同的教育方式写出一本书的话,我一般都是希望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能被分类在同一个章节里就可以了,能分类在同一页的实在是太少了。”
育儿分歧是生活中一个很常态化的问题。双方产生分歧时,没必要大惊失色,甚至产生三观不合日子没法过下去的念头,而要相信这只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只不过需要双方共频努力。
2. 就算有分歧,也要对对方想法保持尊重。
夫妻如果有信心给孩子上一堂如何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的课,教会孩子一些如何正确处理分歧的方法,开诚布公地把问题拿出来讨论,也是可以的。
这里有一些说法,比如:“我明白你的观点,但是……”“我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我的看法却有些不同……”这样的对话语境会让孩子明白:以尊重为前提,是可以有反对意见的,关键是如何通过一轮轮的自我表达,达到双方都能接纳的那个点。
3.切忌在孩子面前互相拆台,有必要可放在家庭会议上讨论。
家庭心理治疗师弗兰·沃费什(franwalfish)说:“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批判或指责对方,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在孩子眼中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互相看不惯,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比如,妈妈觉得电子游戏太可怕,绝不能让孩子接触,而爸爸会觉得都啥年代了,玩玩电子游戏还能换换脑子,更有利于学习呢。
一个禁止,一个允许!夫妻俩要在私下讨论出电子游戏的优劣,达成一致,而不是在孩子面前互相争吵。如果孩子上小学了,夫妻俩还可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上面来讨论,共同参与,同时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说不定就能圆满解决了。
4.协调好教育顺序,对方教育时先不插手。
轮流施教,同一时间段,孩子所接收到的信息不会紊乱,教育会更见效。
豆豆在学校跟同学老闹矛盾,豆豆妈就喜欢抱怨或训斥,而豆豆爸看过一些正面管教方面的书籍,认为这样消极的方法不管用,可豆豆妈却觉得表现不好就该严厉批评,不然孩子就不长记性。
于是,豆豆爸就跟豆豆妈商量,先叫豆豆妈试试这方法,过段时间看看效果。后来,豆豆妈觉得这种方法似乎的确不怎么凑效,豆豆爸就开始用他的方法来教。没过太久,孩子在学校表现明显改善了,跟同学关系融洽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先不插手”,不是说看到对方教育效果不好,仍然破罐子破摔,继续放之任之,而是要果断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
5. 借助外力影响对方,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瑞妈看到报道幼童被性侵的一些文章,觉得要未雨绸缪,想跟她老公探讨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结果她老公说,这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还很不耐烦。瑞妈就郁闷了,总琢磨着该怎么把探讨进行下去。
有一次,她刚好发现近期有个“儿童性教育”的线下沙龙,夫妻报名享受五折不说,专家还相当有权威!于是,瑞妈就来了个“先斩后奏”。自从参加完那次沙龙后,她老公对这方面的想法就改变了,觉得要多教育下孩子,才能心安。
瑞妈借助外力来游说老公的想法真的很智慧。有位国际教育规划师、择校专家说过,很多夫妻找她做咨询,很多时候是因为,孩他妈想鸡血孩子上国际学校,而男人对此颇有微辞,觉得学费太贵不值当。这时,妈妈们就会借助权威人士的观点来说服自己男人。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唯一正确的模板。在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夫妻双方多学习育儿经验,有商有量,有时叫上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断摸索和修正,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更优秀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