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个周末去了上海书城,为了家里人买了两本经济/管理类书籍,其中一本就是《稀缺》。作者是两个美国人,读下来大概是金融/经济学家。整本书都是大白话,深入浅出,翻译出来仍带着浓浓的美国文学感。文字浅显到让内容有些无足轻重之感,大量稀奇古怪的实验中得出来的种种数据难免令人质疑,但总体感觉有所收益(当然专业人士大概有别种体会)。
稀缺(Scarcity)这个词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没有用过,听到也很偶尔。美国人说缺东西,口头常用的是 lack of 或是 short of。中文其实也一样,“不”加上“足”,是对“足够”这一状态的否定。某样东西的稀缺极少是人们思考的本位,因为这是一种负面的情况。我们大多喜欢站在一个相对完整、令人舒服的位置对周遭进行描述。换句话说,作为状态,”稀缺“是有缺陷的、暂时的、令人渴望摆脱的。处于”稀缺状态”的人会被打上不完整的标签,这是稀缺的残酷之处。这个标签呢,往往是自己下给自己的。书中的第一个核心概念:比起资源的稀缺,拥有稀缺心态才是让人越陷越深的罪魁祸首。我们可以贫穷,但一味觉得贫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工作狂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行程安排满了会议,没有留有余地的情况下,哪怕短短五分钟的拖延就会影响到后面的会议安排和计划。这和幽灵交通堵塞的概念是贯通的:公路上大家都以一个速度行驶,两辆车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隔距离的话,一辆车的突然减速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一条公路的交通瘫痪。车之间的间距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余闲(Slack)。聊天软件 Slack 的创始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余闲是对付稀缺的直接手段。虽然贫穷仍坚持储蓄,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坚决不接新的工作。“稀缺”这个概念,是对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内在应对机制的概括与分析;《黑天鹅》是一语道明了我们盲目地忽略随机事件:不幸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而且会比过往所经历过的不幸更严重;《目标》则是教了我们如何应对各情况。前段时间看了哈佛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其实属于一条线上的内容,都是在叫我们普通人怎么安排自己的资源,过得比以往更好。
书中说到的一点,救火陷阱,让我深有感触。为解燃眉之急还眼前的欠款而欠下更多的债,带宽的不足让目光短浅到毫无自觉。忙碌的人越来越忙,贫穷的人也越来越穷。Tunnel vision,当我们过度专注于某一点,忽视掉了周遭的风险,让毫无防备的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危机的环境。专注红利和其副作用究竟如何权衡,虽然不能说上来具体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心中有个模糊的印象是和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任务在专注条件下能够更好地被执行,在需要创造力的时候,过分专注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好好休息是有绝对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