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标志分为几大类型
安全标志主要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牌等。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1、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型标志。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杠的红色圆环,并在正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禁止的行为模式。施工现场常见两种禁止标志:禁止吸烟、禁止通行。
2、 警告标志的基本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以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黄底黑色图案加三角形黑边,并在正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当心的行为模式。施工现场常见的两种警告标志:当心火灾、注意安全。
3、 指令标志的含义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圆形,以蓝底白线条的圆形图案加文字说明。施工现场经常见到的指令标志: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
4、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图形以长方形、绿底(防火为红底)白线条加文字说明。常见的提示标志:紧急出口,避险处。
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指示。
1、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阴谋诡计设备的意思。凡是禁止、停止、消防和有危险的器件或环境均应涂以红色的标记作为警示的信号。
各种禁止标志;交通禁止标志;消防设备标志;机械的停止按钮、刹车及停车装置的白操纵手柄;机器转动部件的裸露部分,如飞轮、齿轮、皮带轮等轮辐部分;指示器上的和各种表头的极限位置的刻度;各种危险信号旗等。
2、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则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以黄色表示。各种指令标志;交通指示车辆和行人行驶方向的各种标线等标志。
3、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各种警告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警戒标记,如危险机器和坑池周围的警戒线等;各种飞轮、皮带轮及防护罩的内壁;警告信息旗等。
4、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各种指示标志;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标志、急救站和救护站等;消防疏散通道和其他安仁防护设备标志;机器启动按钮及安全信号旗等。
二、现场当中的接地保护形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接地主要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
1、 工作接地
所谓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可导电部分与大地之间用导体做电气连接。简言之,电气设备与大地做金属性连接,称为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因运行需要的接地(例如:三相供电系统中,电源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在工作接地的情况下,大地作为一根导线,而且能够稳定设备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
2、 保护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过程中,因漏电保护需要,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件(架)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在保护接地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3、 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接地的作用和效果,除在中性点处直接接地外,还须在中性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做接地,称为得复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绕组或线圈采用星形连接的电力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各相的连接对称点和电压平衡点,其对地电位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为零或接近于零。
4、 防雷接地
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防雷接地地设置主要是用作雷击时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设施和人员等安全。
三、现场中的接零保护形式
所谓接零,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连接。与变压器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连接的导线,称为零线。
在电气工程中,接零主极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两种。
1、 工作接零
单项电气设备因运行需要而与零线连接,称为工作接零。电器设备因运行需要而引接的零线,称为工作零线,通常用”N”表示。
2、 保护接零
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机械设备的金属构架与保护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或接零保护。
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专门用以连接电器设备正常不带电导电部分的导线,称为专用保护零线,通常用“PE”表示。
四、重复接地的作用
1、 降低故障点对地的电压。
2、 减轻保护零线断线的危险性。
3、 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五、配电系统的三级配电
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从电源进线开始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到末极开关箱,分三个层次逐级控制。
2、 采用TN-S接零保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接地保护,采用的是保护零线(PE线)与工作零线(N线)分开设置,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低压配电系统。
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在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总配电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所有开关箱中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4、 “一机一箱“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一般情况下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设有专用的控制开关箱,每一个开关箱只能用于控制一台用电设备。
六、熔断器的作用
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的短路保护,亦可作为电源隔离开关使用。熔断器选择的主要内容是熔断器的型式、熔体的额定电流、熔体动作选择性的配合以及熔断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等级。
七、断路器
低压空气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空气开关,属开关电器。是用于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和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分断电路的电器,也可用作不频繁地启动电机或接通、分断电路,有万能式断路器、塑壳式断路器、小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
八、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第二步是现场救护。
1) 脱离电源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命的威胁越大。所以,触电急救的关键是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几种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1、“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保险。此时应注意拉线开关和扳把开关是单极的,只能断开一根导线,有时由于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把开关安装在零线上。这时虽然断开了开关,人身触及的导线可能仍然带电,这就不能认为已断开电源。
2、“切”指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当电源开关、插座或瓷插保险距离触电现场较远时,可用带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锨等利器将电源切断。切断时防止带电导线断路触及周围的人体。多芯绞合线应分段切断,以防短路伤人。
3、“挑”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这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线绳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4、“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緾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衣裤是干燥的,又没有张缭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以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裤,将触电者接脱电源。但要注意拖拽时切勿触及触电者体肤。救护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把触电者拉脱电源。
5、“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緾大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电源,然后再采用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1、 立即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
2、 如电源开关离触电者不甚远,则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保险切断电源。
3、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路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过入断线落地点8-10m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鞋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到8-10m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实证明线路已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事项
1、 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 未采取缘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者人比较安全。
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
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 现场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地进行抢救。“立即”之意就是争分夺秒,不可贻误。“就地”之意就是不能消极的等待医生的到来,而应在现场施行正确救护的同时,派人能知医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将触电者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根据触电者受伤害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几种抢救措施。
1、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只是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四肢麻森、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应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处所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开或送往医院诊治。
2、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心肺正常)的抢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使其舒适的平卧着解开衣服又利呼吸,四周不要有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察。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3、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呈“假死”,(即所谓电克)现象是,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定方法是“看”听““试“。
“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赵伏动作。
“听“是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他有无呼气声音。
“试“是用手或小纸条试测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压一侧(左和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
如“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颈动脉博动,则可判断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均停止。
当判断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所谓心肺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1、 通畅气道
若触电者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气道通畅,其操作要领是:
A、除口中异物
使接触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及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交叉从角处插入,从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抓到咽喉深处。
B 、采用仰头抬颌法通畅气道
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骸颌骨身上抬起,丙手协同将头部推向扣抑,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为使接触者头部后仰,可于颈下方垫合适厚度的物品,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因为头部抬高前倾后阴塞气道,还会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量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救护者完成气道通畅的操作后,应立即对触电者施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用于触电者嘴巴紧闭的情况。
人工呼吸操作要领:
A、先大口吹气刺激起搏,救护人员蹲跪在触电者的左侧或右侧;用放触电者额上的手的手指日捏住其鼻翼,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托住下巴;救护人深呼吸后,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然后用手指试测触电者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确已停止,在施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B、正常口对口人工呼吸,大口吹气两次试测颈动脉搏动后,立即转入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阶段。正常的吹气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吹气量不需要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救护人员换气时,应将触电者的鼻或口放松,让他借自己胸部的强性自动吐气。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触电者胸部有无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果有较大的阻力,可能是头部仰不够,应及时纠正,使气道保持通畅。
C\触电者如牙关紧闭,可改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接触者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3、 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借助人力使触电者恢复心脏跳动的急救方法。其有效性在于选择正确的按压位置、采取正确的按压姿势和恰当的按压频率。
A\定正确按压位置。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骨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右手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部突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于胸骨上,掌根处即为正确挤压位置。
B\正确按压姿势
使触电者仰面平躺在平硬的地方并解开衣服,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人立或脆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肩位于触电者胸册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触电者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止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救护人的掌根不得离开触电者的胸壁。
C\恰当的按压频率。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以80次/min为宜,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个人吹气1次(15:1),反复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