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2019)新春初六,冻雨飘洒,冰凌挂檐。儿媳要离家外出打工了。“想人生最苦离别。”他们背井离乡,别下儿女,匆匆忙忙地带上已收拾好的行李,乘着堂兄的小车前往广东惠州。
儿媳临走时默不吱声,没去惊动孩子。两个小孩在楼上看电视,他们不知父母已悄悄地出发了。似乎一切早已安排好。我站在路口,目送着小车的离去,“一路平安!”招手致意!
刚刚四岁的小孙女“贝贝”(曾天雪),扎着一个小“翘翘辫”,红扑扑的脸上仍是那样平静。“妈妈挣钱去了,我不哭!”(她不说打工)一句平常的话,透出坚强的语气。
“奶奶,我要尿尿了!”小贝贝喊着奶奶。以前,除了她妈妈是不喊别人的。
要吃饭了,小贝贝还是像以前那样,在脖子上围个围巾,面前放一把椅子或一个小凳子,就自己吃起来。“给妈妈打个电话,我吃了白菜!”她这样要求我。“蔬菜是美容的!”她妈妈经常教育她要吃新鲜蔬菜。
早晚洗脸、洗脚,她喊奶奶帮她洗。洗完后要擦香香油的。她说:“就抹‘强生’牌的,蓝色袋子的油吧!妈妈是这样说的。”她哥哥曾天奇也告诉我要去“熊猫”超市买这样的油,强调了要买“蓝色袋子”的。
晚饭后,小贝贝就在堂屋里围着桌子跑步。“你这老人听好,我跑得超级快,你追我吧!”她用清脆的声音喊我。“爷爷,我跟你讲,山楂片中午一个,下午一个。”“我吃了饭呀,洗了手脚,就和奶奶、哥哥一起打牌,我们都赢了!”她与妈妈视频时,小贝贝歪着脑袋笑嘻嘻地说。一副非常开心的样子!
哪个孩子不想自己的妈妈,哪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想啊,都在想!要说不想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妈妈要去挣钱,走就走呗!”小贝贝虽然这样说,但有时还是免不了会想妈妈的。一旦她闷着不吱声,绷着脸时,就哼哼的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和她打个岔,说点别的,一会儿就过去了,她或者玩自己的小玩具,或者干脆睡着了。
也难怪,儿媳要离开孩子们的前几天,在“磨合”着一种“分别”。既让孩子有离开父母的心理准备,又告诉孩子在家应该与爷爷奶奶配合好。没有一句“抖狠”的话,有的是和风细雨,耐心说教。
小贝贝还算是听话的,离开了陪伴她四年之久的妈妈。她能够很乖顺地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真是多么坚强,多么乖巧!我担心她在家里大吵大闹会令我们招架不住,可算是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妈妈陪伴教育的结果,这是陪伴教育在孩子离开父母时所释放出的一种巨大的效应啊!
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儿子的电话、微信,儿媳的视频,他们不时地询问着孩子的生活情况,心中的离别之情就在这些信息中流淌!我最怕离别伤感,在小孙儿面前只能坚强地面对!抚养一个孩子,教育是第一件大事。不光是自己做出样子,还要会说教啊!说服教育真有她潜在的魅力。教育不好是说着不到啊!对孩子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父母的陪伴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隔代教育是远远不可代替的!同时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欠缺。
翻开我的记录本,看看儿媳临走时对我所提的要求,那都是她平时对孩子生活琐事的管教,也是她平时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十二条之多的注意事项体现着教育孩子的科学性!仔细思量,确有道理!我真的服了,佩服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与时俱进的教育眼光与“因材施教”的方法!作为一个走下教坛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警觉,跟上时代,“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想起儿媳前几年在外开店做生意的事,他们还是第一次,折了小本。虽然说没挣到多少钱,但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度过了“幼儿时期”,外面的先进教育,加上及时的、严谨的家庭辅导,大孙儿顺利进入小学读上三年级,迎来了一长溜儿的“前几名”奖状;小孙女呀呀学语,在幼儿园中班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教育赢得了一大笔用钱买不来的财富!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聚散匆匆”,年年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改革开放让农村的人们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留守儿童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离别”与“相聚”;年轻的父母早已融合在这一经济变革的大潮之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有过彷徨与困惑,但越发感到父母“陪伴教育”的重要!陪伴是一种希冀与团圆,陪伴教育是滋养孩子成长的心灵鸡汤!
(作者:曾繁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