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复的听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收获很大,感悟也颇深何大家分享下。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细微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事业,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而成功的秘诀便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却是“知识,技巧,意愿”三者互相交接的结果,成功不仅要好的习惯,还要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圈”,书中罗列了七个习惯,他们相辅相成,融汇贯通,是帮我们开启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下面我给大家概括地讲述一下这七个习惯,前三个习惯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点讲的是一个人在影响圈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从依赖人格成长到独立人格的关键,这是个人领域的习惯。中间三个习惯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是关注圈要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这是助人从独立人格升华到互赖人格,也是人际交往领域的习惯。最后一个习惯是“不断更新”,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并做到“学而识习之”,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与时俱进。
由于七个习惯太长下面个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第一个习惯的感悟
举个书中的例子:我们的小的时候有没有因为不喜欢某一个老师所以就不好好上那门课?我们特别有道理,说因为那个老师不公平,因为那个老师欺负我,因为那个老师讲课更本就讲不清楚,那个老师人品不行,看我们有各种理由不去读书,但问题是选择权交给了谁?我们吧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因为他不好,所以我不读书,我们放弃了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原因是别人给了你一个理由,这就叫做放弃了选择的权利。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样如果我爸不逼我上这个学我就不会怎样怎样。如果我妈不逼我和谁谁谁结婚,我就不至于怎样怎样。你看我们有没有发现你始终都在吧责任都在往外推,推卸给外面所有的人,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会刻意的让自己不幸福,过的比别人更惨,因为你的不幸福才能证明你爸妈当年对你所做的事是错的。
换个角度去思考,笑来老师同样在专栏里说过的一段话,那些喜欢抱怨的人,那些向你抱怨的人,其实也都是推卸责任的人,他们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的,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自己先信了,不由自主地任由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从开始抱怨吧,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就可以了,多简单!
说话、抱怨和思考,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同样武志红老师也在他的专栏里从心里学角度出发,解释了这个现象这叫自我实现预言。
所以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抱怨的,是不会放弃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永远都属于自己选择的权利的,正如书中说的一句话,我也非常喜欢——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除非你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