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个关于永生不死的故事,悬疑、精彩还烧脑

这个关于永生不死的故事,悬疑、精彩还烧脑

作者: 网易王三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1:12 被阅读150次

    《永生之酒》

    推荐人:龙妹

    07年的老番,在今天看来依然时髦值逆天。

    玩叙述诡计的好作品本来就少,更何况全片还是爵士配乐呢?

    让我们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谈一谈这个番。

    《永生之酒》的故事设定很简单。

    主角群们通过某种行为得到了永生,但丧失了“死”的恐惧感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却大相径庭。

    在不同的动机驱使下,在不同的时空,他们汇聚到了某个场合。而此时此刻他们所做的一切,也将对未来和他人产生相当的影响。

    在这样的地方,就会有“故事”不断产生、以及被讲述出来。

    为了能够实现作者玩结构的野望,故事在设定时就确定了“永生”和“群像剧”两个要素。

    群像剧的设计使得本片在16集的篇幅里刻画和引入了26个角色,其中相当角色的刻画都非常讨喜。

    创作者没有深入挖掘的意思,只是通过非常精简的笔墨暗示其人生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动机也好个性也罢,需要观众自己去脑补。

    比起把人设拍脸上的业界卖设定作品,这种演出方式当然有趣也高明得多。

    而“永生不死”的设定同时引出了1711船上、1930火车和1931黑帮火并三个时间线。通过每个单集之内三个时间线/不同叙述者视角来回跳跃,《永生之酒》实现了一种叙述的拼图化:我们作为观众则被剥夺了一般旁观者所特有的上帝视角,只能拥有不连续的线索,甚至不知道手上的线索有什么意义,只能等待另一块拼图。

    这就是制作者的野望。所有的演出和设计,都是为了叙述“叙述”本身。

    《永生之酒》第一集就提示了:故事既不是信息也不是信息的集合体,而是构思出来的结果。

    随着主角的不同,一个事件可以被演绎成不同的故事。换而言之就是:信息本身是固定的,但不同角色之间动机、行为、因果参差交错,就使得“故事”本身无法被穷尽。而抽离、编织出“故事”的行为,就是“叙述”。

    而等我们看完所有视角所有时间点的故事之后,我们发现拼图确实拼好了,但它的边界却是暧昧的,因为在主角群的故事中出现的其他配角似乎身上也潜藏着“故事”,如果不断地挖掘和拼凑下去,永生者们的“叙述”就将永远没完没了。

    就像社长说的那样:“其实从来就不会有结局。就如喝了永生之酒的人,将来是不会有结束的。”

    所以,“卡罗尔醒悟到,这个故事不可能完结”——成为了最后一集的标题。

    这也是说,“叙述”是不会结束的。

    “叙述”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之酒。

    你是否也喜欢那种会永远发生下去的故事?

    《Tape it up!》

    推荐人:小九

    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来安利一款超绝可爱的游戏:《Tape it up!》。不喜欢可以来咬我。

    色彩鲜明的像素风,玩法是智能机刚面世时就超流行的竖版跑酷类。和传统的经典作《神庙逃亡》《地铁跑酷》等相比,这款游戏在角色和设定上显得更加讨喜有趣。

    玩家将作为一卷胶带,在工厂的产品封装流水线上反复横跳,尽可能多地封上纸箱。

    虽然设有得分和排行榜,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款收集向游戏,萌死人不偿命的那种。

    制作组很有心,设计了六十余种不同式样的“胶带”。不只是简单换皮,几乎每款“胶带”都有着独特的、与其相对应的背景主题和音乐音效。

    比如每次跳起都会学猫叫的三色猫,画面会泛旧发黄的底片,bgm 里能听到古筝和流水的小熊猫……这些细节不仅保持可爱,又做到了及时俏皮,直戳老夫的少女心。

    收集起来也很方便,稍微玩上几局就能解锁新的“胶带”,在给人惊喜的同时又能不断带给玩家新鲜感,很适合用来消磨时间。

    总之,这边建议亲呢是可以下载来试玩看看,喜欢的话麻烦给个五星好评呢。

    《哲学不思议》

    推荐人:一棵菜

    一直对哲学感兴趣,但是一翻那些大块头的哲学原著又头大读不下去,这本哲学漫画书正适合我偷懒入门。

    不得不说日本人编写哲学书太可爱了,把一门原本晦涩难懂的硬核学科用粉红色的漫画小人演绎得浅显有趣。

    比如在介绍儒家和墨家思想的不同时,就用了父母和他人都掉水里的小漫画,看这两个流派的人先救谁。

    很多哲学思想发生在古代,原来的语境不好理解,漫画就用了现代的场景来解释,有一种反差萌。

    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哲学,还有日本哲学和欧美哲学。所有哲学家都基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合理地解释世界的理论。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奇怪的是,你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一口气读完,感觉一下子站在了哲学巨人的肩膀。就好像更新了次自己的大脑,不断在刺激和更新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

    书里让我比较惊喜的部分是日本哲学,之前没接触过。可以看下日本哲学家提出的一些观点:

    “时间是意识中感情和记忆的不断涌现和持续。”

    “人的自身意志背后存在着巨大的自然之力。”

    “曾经偶然拜访他人的命运也可能拜访了自己。这样想,便可以对他人的命运感同身受。”

    是不是能激发到一些思考呢?

    我们熟悉的一些名词,比如机器中的幽灵、图灵测试、笛卡尔剧场、玛丽的房间、哲学僵尸、缸中之脑、沼泽人等概念也有出现,读了让人觉得哲学真好玩,不同人的世界观真好玩。

    书其实很浅,更像是哲学词典的工具书。但拿其中的哲学理论当社交谈资,应该就足够让你在同龄人中显得优秀了。

    《少数派报告》

    推荐人:小鼓

    这是一部改编自菲利普·迪克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

    主要设定是在未来的美国出现了一个国家犯罪防治局,这个机构成立的基础是三位被称为“先知”的年轻人。

    “先知”是一位名为海曼的科学家在研究吸毒者后代基因时所产生的“副产品”。海曼的实验不算成功,很多孩子在12岁以前就死了,但这三位却存活了下来,并且常常在梦境中看见凶杀案,在研究之后发现,这些梦境竟然在现实世界中的未来一一实现了。

    国家犯罪防治局就是通过监测“先知”们的梦境,在凶杀案发生之前就推算出凶手和被害人,以达到制止凶杀案的目的。

    听起来非常棒,电影中也说,在国家犯罪防治局成立之后,美国的犯罪率急剧下降。但是细细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简单类比一下:你通过某种超能力预测到自己在第二天早上吃鸡蛋时会被噎到→于是第二天早上你就吃得小心翼翼或者干脆不吃→于是你没有被噎到。

    好像很完美,但是你想想,如果吃鸡蛋噎到的未来被改变,那么这个未来就不再存在,试问不存在的未来是如何被你预测到的呢?

    这个 bug 放到电影中,就让人很难不去怀疑抓捕那些未犯罪之人的合理性。

    另外由于先知并不具备社会能力,本质上已经被剥夺了身而为人的资格,所以仍旧需要人类来管控。但是你看,Moss 都说了:

    而电影中第一个失去理智的就是男主角乔恩,也是国家犯罪防治局中负责分析梦境寻找凶手的工作人员。

    一直无条件信任先知的乔恩,却在某一天,被先知认定为是即将在不久后行凶的犯人,而预告中的被害者,是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

    而乔恩在先前的工作中无意得知,三位先知的预告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虽然一般会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去抓人,但是那份有着不同意见的少数派报告也会被保留下来。所以,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恐怕就是那份可能存在的“少数派报告”了。

    电影的主线剧情就是乔恩如何躲过追捕,寻找少数派报告的故事。虽然对于电影改编原著的水平,各人看法不一,但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水平还是有保障的。大到剧情世界观的建立,小到画面未来感的营造,都是颇高的水准。

    始终觉得好的科幻作品,总是会让人在看完之后不断地将自己代入那个世界,去考虑是否会做出与主角一样的选择。如果你也是同样的感受,那么向你推荐《少数派报告》应该是个正确的选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关于永生不死的故事,悬疑、精彩还烧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p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