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三天

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三天

作者: 跟随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09:45 被阅读0次

20171218  宋晓冬

今天,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读。

在“身”与“心”的相互关系方面,作者认为,在“二人”之间,中国人更多关注的是“身”。比如中国人更关注对方身体是否健康,关怀对方的饮食起居。而在两代人的关系中,养儿防老是一种现实的考虑。关注了身这个物质层面过多,而忽略了“心”这个灵魂的层次。

如果到这一点为止,人们还是容易接受和理解的,那么认为中国人对下一代的关心

是只及肉体不及灵魂,缺乏个性的成长,认为中国人在父母面前,哪怕是成年人,不抽烟不喝酒,也更多的是为了想得到一种认同,想表现得一本正经,很听话,很乖。认为这是一种儿童化的倾向。认为一个到了晚上9点就会全体睡眠的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乖的民族,也是最身体化的民族。这些观点,

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

这一阶段的论述,作者仍然选取了较多的现实事例,按照作者的逻辑,种种现象的后面,文化深层的河床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现象总是本质不同角度的呈现,如同菩萨有种种化身,但最终,还是能从不同的化身中找到菩萨的影子。

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的对比,而显然只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某一方面,只看重了西方文化的另一方面,对内容进行了“有选择性”的挑选。

对现象考察的很详细,但是尚未从历史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对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和条分缕析。其观点未必是全面的,甚至未必是完全正确的。

作者得出的结论,西方人没有过多的关注“身”的概念,而身体依然很健壮。西方人更注重心,更关注人个性的发展。中国人心对身的照顾是人格发展的阻滞,是一种儿童化的倾向倾向,阻碍了灵魂的萌芽。中国文化是没有灵魂,而只是凭借肉体的接力赛来维持的“不朽”文化。这一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当然,即便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

相关文章

  • 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三天

    20171218 宋晓冬 今天,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读。 在“身”与“心”的相互关系方面,作者认为,在“二人”之...

  • 2018年下半年书单-随时更新

    在读:《寻找家园》 已读:《谁在世界中心》 《指匠》 《菊与刀》 已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社会学的想像力》...

  • 隆重推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隆基。该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

  • 孙隆基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历史学家的经线

  • 简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5.16.17世纪共同关联性,历史学家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却无法预测未来。能把历史时序与因果关系的逻辑时序 具...

  • 我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据说这本书十年前还是一本禁书,读罢便知,这本书被禁也是正常的。如果你是中国文化最为忠实的拥趸,我既劝你别看此书,也...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书报告

    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我一样,读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标题时,感觉“中国文化”和“深层”似乎都并不难理解,却不甚...

  • 中国文化深层结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它并不是泛泛地罗列国民的劣根性,然后给出补救之道。它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剖析自己。也不是...

  • 我从这里路过…… 盘点2018年读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一本等了二十年才有机会在国内出版的书。书中谈到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

  •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 - 刘梦溪

    文史大家刘梦溪50年思想精华,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文化的命运》并称“中国文化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u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