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嫣兰与母亲是两姨姐妹,两人自小多生活在温塘她们的姥姥家,所以感情深厚。
听母亲说,因历史原因大姨自小父母双亡,跟随本家叔叔生活,种种因由,颇为孤苦。于是,大姨有时会去她的姥姥家一段。可是,那个年代,无论谁家多一口人都如多了千斤重担,时间长了偶尔会有脸色。有一次,十几岁的大姨要回叔叔家,走时母亲送她,大姨依依不舍却又无助而去。这个事情听母亲提过好几次,每每提起,母亲语气也有很多无奈和难过。
大姨一生坎坷,却很少听见她抱怨,总是不屈地去面对人生中一段又一段经历。
我最早印象里的大姨,是我家还在平房住,那时是公用的水管。有一次回家,看见大姨在我家洗着一件又一件衣服,我站在水池旁,大姨担心自己洗衣时间长,影响邻居用水,还不停的招呼邻居。这个事情的枝节至今记忆犹新。在大姨家过暑假的那年,大姨会做我爱吃的韭菜鸡蛋饺子,还会把自己孩子碗里的肉夹到我碗里。
大姨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没有姐妹。记忆里,总觉得她不是表姨,更像我的亲姨。小时候,我的棉袄、棉裤、棉鞋,到后来我娃的都让大姨做过。我自小爱出脚汗,大姨每每会做了软和的鞋垫给我捎来。
母亲说,大姨勤快,去哪儿都不闲着,到谁家也都能干。如今70多岁了,依然干净利索,手脚麻利。老太太坐地铁、高铁也不在话下,怎能想到这是一个不怎么识字的老太太啊。母亲那年在三门峡照顾生病的姥姥,大姨也会坐车赶到医院给母亲做伴。我,听到大姨陪着母亲,多了几分安心和放心。
成年后,见大姨的机会少了,多是从母亲那儿得知大姨的消息。或是,大姨来郑州的女儿家,母亲会去表姐家看看大姨,两个老姊妹说说体己话。
前几日在抖音里看到表姐发的大姨的视频,那一刻很想去看看老太太。在一天下班后,来到表姐家看望,给了大姨深深的拥抱。愿我的大姨以后多安康,常年喜乐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