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此的坚信自己的判断,我是如此的勇敢将其付诸于行动。所以,我还年轻。
青年人的热血是沸腾的,以至于时常有着一种冲动,要把这满腔子的血撒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新的思想潮流,学生们总是最容易接受,或者说最容易被鼓动的。有着开放的思想观念,又有着固执的自信,热血的行动派成为青春的某种剪影。
有人说三十而立,有人说四十不惑。其实,怎么活着跟岁数又有多大关系呢?为人生解惑,并不是需要吹熄四十岁生日的蜡烛,而是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坎坷碰壁。所有的困惑都来源于某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又带来更加浓郁的惴惴不安。我们就被这浓郁的惶恐裹挟着,时而自卑,时而自负着。
在青年时没有敢作敢为过,那么不管活到多老大概也是很难不困惑的。一辈子都熬淘的活着,又怎么能活明白呢?成熟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不打开箱子,就永远无法获知下一步的线索。很多时候,猫是活的还是死的并不是特别重要,猫活着能给人以灵动,就算死了也是解剖的好材料。不仅失败是成功他妈,成功也是成功他妈,只有不敢尝试才会不孕不育。
在一百份人生愿望清单上,有九十九个人都会写着“环游世界”。走过了很多地方,有时总会回想到底这种出走意味着什么。很多地方只存在于相册中,很多地方只存在于朋友圈里,甚至有些只留在了信用卡账单上。一个人出发,回来的那个人却一点没变。这哪里是旅行的意义?!
那出走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是一种背叛,也许是一种回归,也许是一种救赎,但这些都是另一个答案。出走唯一的意义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不仅意味着一种多元,更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打碎和重塑。走到不同的世界之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规则,陌生斩掉了你那只熟悉的臂膀,但同时你也睁开了认识陌生的眼睛。
老话讲安土重迁,在一种环境待久了,就渐渐失去了进入陌生世界的野望。熟悉给了你一只只的手臂,也慢慢抚上了你一只只认识世界的眼睛。究竟人的本能是在熟悉中存续,还是在未知中探索?或许都有,或许都没有,或许有着至深至妙的义理隐藏其中,或许只有一只吃饭睡觉啪啪啪的猴子而已。说到底,无论是舒服还是不舒服似乎只是一种体验罢了。就如同先哲所谈,快乐为虚无,痛苦为充实,快乐不过是痛苦的解除。
或许,我们能得到最珍贵的就是对于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只有把自己打碎,才能糅合新的片段。五味皆可入我口,五色皆可入我眼,五音皆可入我耳,纵心驰骋,神怡心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