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3
19:29pm-19:57pm
今天墨尔本天气晴好,没有出门,两天没有洗头,头发乌七八糟,穿着睡衣和瑜伽裤,晕晕乎乎。早上烧了顿饭,准备好明天上班的便当,食来又无胃口,练完字后,开了电脑,知乎上看了一篇关于阐释存在主义的文章,更了两个品牌,再来去查看了“美丽中国”项目,递交了完整的申请表,希望尽早收到回复。
申请过程中,又回顾了大学学习,参与的活动,以及各种实习工作经历,自己的简历看上去也是简单苍白,时间轴上的事件不多,但仅有的一次兼职工作和实习经历都还算满意,我真是对自己特别容易满足。写到在研究生学习中参加的活动,仅有的一次也让我获益匪浅,至少写上去还挺好看的,跑去YouTube把先前项目的宣传片录制下来做纪念,好歹也有约十秒的发言,蛮值得珍惜的。有时想想,有些很普通的经历是很容易被包装成为光鲜亮丽的炫耀资本,看看朋友圈里朋友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过度关注真的会让人在某一刻怀疑自己。
然后,下午就没干正经事儿了,时间就在不断刷新网页的间隙中度过,知道自己最近偷懒,昨晚就鼓励自己,如果写不出或者不想写,那就只写500字,简单记录就好,所有艰难的过程都在打开word 文档。
对了,最近在听的播客是Steve说,大约听了30几期,有些对谈倒是挺有意思。对于心理咨询愈发喜欢,至于对教育的兴趣,只能采取输出倒逼输入的做法了。心里有个声音,之后的工作兴许离服装行业越来越远了。
每个人都在用不同形式和方式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寻找自己,不管那是理想,事业还是爱情,反复探讨的都是那几个基本问题,答案总是若隐若现,清晰又不透明。只能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不想记录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只写500字,500字就好。填写申请时,最后一个问题需要陈述,为什么想要参加支教?原因是简单纯粹。前几天浩哥问我为何当初选择澳洲留学,我说因为想到了蓝天大海和阳光,然后就来了。如果是真心想做的是,抉择从来都是轻快明了,不痛苦。
1- 了解“美丽中国”这个项目是因为关注了知乎上的学霸猫 俞立颖,出于对俞立颖老师的信任和后续的官网查阅及报道,对“美丽中国”这个项目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也产生浓厚兴趣。
2- 大学期间,因参加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经历让我对于“帮助他人”这件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受惠于很多老师的点拨和帮助,他们当时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当时的困难和挑战,有时,一句话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不能确保自己真的能成为那样的“明灯”,但我愿意为那一点可能性而尝试努力。
3- 自己出生在重庆的一个偏远穷困农村,小时候得到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后因举家搬迁至江浙地带,才得以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继而能考上大学,甚至有幸出国完成学业。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刻地明白“教育的确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种影响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这是一份自己始终都相信的信念。
4- 澳洲读书的这两年,初次接触NGO组织,也参与过相关群体活动;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止是专业学习上的进步,更是思考方式的重塑,我看到了未来生活丰富多彩的可能性,也知道我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这种思维转变让我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如果可以,我想告诉那些贫困地区的小孩“每个人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努力学习,读书思考,生活地更好”。
5- 自己是从山里走出去的孩子,现在想走回去,为曾经的“我”铺开一条新的大路,看见“我们”共同奔跑的身影。
记住,不想记录的时候,告诉自己只写500字就好;不想练字的时候,拿起毛笔写一个中锋横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