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有个犹太人保护区。这里是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上海住过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66389/336f295498aa160c.jpg)
1934年,希特勒上台,把所有犹太人全都抓起来关起来,很多犹太人想办法逃离,但是希特勒太猖狂,所有国家都不敢接受犹太人,这些犹太人都成了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
当时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先生,他斗胆给犹太人签了一千份到中国去的护照。就是凭这一千份护照,四万犹太人漂洋过海奔中国而来,沿途所有国家都不敢接待他们,跑到菲律宾不接待,跑到新加坡不接待,跑到日本都被抓起来,然后跑到上海,就都安定地住下来了。
住下来的这些犹太人都很有本事,有些是钢琴家,有些是艺术家,有些是工程师,他们慢慢建起了自己的整栋楼房,还开了维也纳咖啡馆,还建了摩西教堂,还有电影院、医院、学校、托儿所,等等。这些建筑保存多年,本世纪初,却险些毁于一旦。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66389/8c1308243905bc40.jpg)
2002年,虹口区旧房改造,要拆掉整个这一片的房子。幸好上海市长韩正收到一封专家来信,信上说,这个犹太人聚居区最好还是保护起来,将来说不定会大有外交意义。于是,2003年初,上海市政府发文件,决定设立上海提篮桥历史保护区,就这样,这个二战犹太人避难地,作为上海最小的一块历史保护区,就留存下来了。
接下来到了200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庆之际,上海市对外文委、上海市外交委员会,等等,邀请了100个曾经在提篮桥居住过的犹太人回来探亲。这些人全是一口的上海话,想想看,他们在这里住了八年啊,当然会说上海话。其中有个老头,73岁了,13岁那年和他老爸一起来的上海,他就是布鲁门萨,曾经先后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和世界银行总顾问。他到了这里,70几岁的老头,下车以后对人说:“不要扶我,我要摸着这个墙,找到我的家,我在这里住过。” 进了他住过的屋子,他蹲下去,再站起来,满脸的泪水,然后跟他女儿讲:“你看,我们那个时候多苦,这里是我爸爸妈妈的床,这里是我姐姐的床,这里是我哥哥的床,我的床在门口,我们每天要把这个床收起来,不然没有地方坐。不过,我们总算都活下来了,我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全靠中国的大妈大爷们。” 他一把抓住女儿胳膊,对她说:“要记住世界上有坏人,也有好人,中国人是对我们最好的好人。所有国家的人都不收留我们,只有中国人收留我们,是靠着中国大妈们的帮助,我们才活了下来,才有我,然后才有你。” 大家都激动了,现在就更清楚,设立保护区多重要,留下这房子,历史才有见证。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犹太人纪念地,讲的都是犹太人如何遭受迫害,反映的都是死亡和人性扭曲,只有上海的犹太人纪念地,反映的是和平和友谊。
这一点,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