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读懂一株植物》,讲的是作者小时候最讨厌的一种植物——苍耳,因为这种植物的果实是长满刺儿的,秋天成熟的时候,人经过旁边,它的果实就会粘在衣服上,粘得很结实,必须用手一个一个地拔下来,所以作者小时候很讨厌它,以至于讨厌秋天去田野里。后来长大了,在一个中医那里了解到,苍耳原来是一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植物,从茎到叶子到果实再到根,全身都是宝。
看到作者写到植物的果实长满刺儿粘到身上的时候,脑海里顿时浮现一种植物的雏形。枯黄色的小果子,中间胖胖的,两头尖尖的,看着像椭圆形,但是因为两头是尖的,又不像。浑身长满了尖尖的小刺儿,密密麻麻的,像是刺猬背上的刺一样。不知道它的名字,印象当中也没有问过大人它的名字是什么,在这里姑且就叫它“刺球儿”吧,虽然它不是圆的。
每到秋天,田野里,地头上,山坡上,总会有那么几株或者很多株,只要是走过草丛再出来,不管你是怎么小心地躲避,裤子上总会粘到好多,又不能用手直接抹下或者拍下去,因为它的刺儿很坚硬,如果用力拍,扎到手上会很疼,所以只能是一个一个地揪下来。
对于没有耐心的小孩子,做完农活儿,本就着急去玩儿,可是却不得不弯下腰或者蹲下身,一个个地把它们揪下来,要不然它们就会一直跟着你,跟着你回家,跟着你上学。除非你不再穿这条裤子,可是到洗衣服的时候,还是得把它们一个个地揪下来,要不然根本没法洗不说,还得被大人臭骂一顿,真的是一件费时又费力又非常讨厌的事情。
关键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总是粘得非常紧,揪它们的时候,裤子都会被揪起小毛毛,揪到最后,仍然免不了有一个两个的漏网之鱼,如果正好在屁股上,坐到石头上或者椅子上,可想而知,总会被扎那么一下两下,这个时候,就会尖叫着蹦起来老高,一边嚷一边赶紧艰难地向后扭头,用手摸索着把它揪下来,还得祈祷刺儿千万别断了,扎进肉里头,要不然回到家里,还得大人用针挑出来。
小的时候,总是容易忘记,做完地里农活儿,出来地头,走到空地上,好不容易揪完了粘在裤子上的刺球儿,就又去附近的山坡头采野花,结果,走一圈下来,还来不及显摆手上的野花多么漂亮,刺球儿又满满地粘在了裤子上,衣襟上。这一次,因为山坡上的刺球儿茎长得高,自己又矮,刚才揪过的地方又有毛毛,布变软了,身上粘的刺球儿更多,甚至头发上都有,真真是欲哭无泪。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够傻了,为什么不等去山坡上采野花回来之后,再一起揪刺球儿呢。只能说,小孩子的想法,真的是直接又简单,一根筋通到底。
所以说,鉴于这些经历,对于这个我称作它为“刺球儿”的小东西,小时候的我也是打心底里讨厌它,不止因为它扎人,而且还因为它长得也确实不好看。
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好多年不去地里,出去登山游玩儿,也是走在修好的台阶上,“刺球儿”在我的记忆里也渐渐地淡化,就算是偶然在草丛间看到它,也只是看到它而已,记忆清浅得甚至于都想不起来,曾经的自己与它们有那么多的故事。今天看到这篇题目为《读懂一株植物》的时候,它就这样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与它的回忆在脑海里不自觉地重复闪现,快乐又美好。
苍耳——植株的根茎可以用来治疗痢疾,而它的茎干叶片,能够拿来解毒杀虫,而苍耳植株的果实,就有着散风湿等妙用。所以苍耳植株,它绝对算得上是一种“宝贵”药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