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公司抛出N+6倍劳动赔偿,被裁员工却抗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公司抛出N+6倍劳动赔偿,被裁员工却抗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作者: 红尘一醉谈管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7:39 被阅读36次

最近O记(甲骨文)中国区研发裁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抛出(N+6)倍的辞退补偿,而这些员工却在跟公司抱怨:有盈利的情况下公司不会裁员的等言论,总之就是不想被裁,对比N+1的劳动法规定赔偿,N+6倍的赔偿已经是业界良心了,为什么他们还不乐意?

在商言商,企业业务的正常优化,没毛病,为什么甲骨文在我们中国区混不开?

虽然甲骨文在我国市场有着很多大客户,但也是跟它的竞争对手(Sap等)PK啊,虽然现在都是做云服务的系统+业务咨询和流程梳理+硬件+数据库的模式销售,但去IOE还在国内还继续着,意味着份额就这么多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大家就得互相争夺客户了;另外就是销售增长会放缓(用得起甲骨文的都是大客户,项目周期超长),面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要求盈利多少的目标,CEO要达成这个目标,成本优化肯定是最快见效的一步。而研发团队设在超一线特大城市,用人成本和运营费用肯定是高居不下的,那么把这些研发团队人员削减,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市场中去(例如迁移到印度去写代码),留几个产品经理和几名研发人员做小模型的搭建和测试就可以了。现在开视频会议也方便啊,沟通上的成本虽然不及面对面沟通低,但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说这是企业的正常操作

为什么大龄软件开发员对N+6这么高的赔偿不满意?

没有规定要求公司不能在盈利的情况下裁员吧?难道只有赔钱的公司才做裁员吗?而甲骨文公司高层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不见得就不好。但被裁的员工为什么还是会抱怨呢?意想不到的一天终于降临在他们的身上——中年男,被体制化的软件开发人员,失业,找同等待遇的工作找不到了或者是更难找,这几个词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

我们先了解一下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这一词,体制的意思是某种规则、习惯、意识和氛围的环境,职场人在这里面他过得很滋润,甚至如鱼得水,但也很难脱离得掉,如果脱离掉了,就不会得到今天的同等收入和光环。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个词在里面出现并且让人非常地深刻(百看不厌)。

公司招人一般是按岗位定能力——公司有什么样的坑位,需要的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你具备这些能力并且比一起来面试的人突出,或者对招聘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胃口,那么你就会得到这个岗位对你抛出的橄榄枝,你以为就走上人生的巅峰了吗?并没有!

像甲骨文这样的大公司,人员到岗位后扮演的角色大部分是螺丝钉——公司发展需要这方面的专业能力,要做深度,越深越好,这样公司能在专业度上做得不错,大公司的专业能力深度是可以的,但专业能力好就能在其它公司混得好了吗?未必。

因为你一心钻研专业能力,做深度,那么你的能力宽度就不会去刻意培养(除非你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自己刻意训练),当然如果你的上级认为你是可造之才,把你轮岗培养能力,但这个又会放弃专业能力的深度,一般轮岗培养都会培养管理人才,并非专业人才。那么先问问你自己,是往管理方向发展还是向专业方向靠拢?

不是的,我们还要看公司常用运作的模式——传统开发与敏捷开发的区别?

传统的开发模式:

产品经理上门跟客户沟通——写出方案后与后端团队确认,认为可以做就改,做不了就换个方法——客户确认——销售报价——客户签合同——开发开始——软件测试——客户对项目签收——正式上线运营

假设用着用着发现要小改一下,在流程上,可以吗?可以,加钱,我们再跑一遍以上步骤。而软件开发员的价值在哪?理解需求并消化、开发写代码,赶进度,解决bug等,在这里面你的能力边界是被限制住的,不但如此,你的开发思维也是被限制住的——客户所想的不一定正确,但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的情况下,能省则省,意味着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认真想想这个是不是真的可以做,不会去做尝试,只告诉客户换个保险的方法或拒绝这样做,慢慢地,在这环境下工作的人的思维就变固化了——喜欢确定性,拒绝新变化。

敏捷开发模式:

产品经理跟客户沟通——>写出方案后与后端团队确定实现的方法和路径,并与客户的业务团队来回确认,理解客户的业务运作和为什么这样做,让客户确认签字——销售报价——客户签合同——开发——软件测试——正式上线运营——根据业务人员使用中遇到的数据异常、反馈来修复bug,遵循业务流程的逻辑上,小改动是可以的,并快速推进上线——持续优化,直到业务线能平稳支撑起来——客户签字验收

敏捷开发的模式讲究的是业务导向或者市场导向,要真正地能把业务支撑起来,就得敢于尝试和快速修复上线,这里面既要讲究对公司新业务的理解,因为一开始所认为的,就不一定会是正确的,只有在真正推上线后,才会知道这个功能是我要的,还是不想要的,那么就要快速地做优化,直到业务能真正地被支撑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满意的验收。这里指不是乱改动,而是理解敏捷两个字——开发需要时间,而需求是在变动的,当这时间上线后,这需求还是确认的那个需求吗?所以小范围的敏捷是有必要的,能为新业务助力,开发上线的周期和修bug的响应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敏捷思维是现在所要的——支撑业务导向,快速调整并能快速上线,喜欢用新方法去探索,追求系统最大化支撑起新业务,而并非固守低风险的保守方法。在这环境出来的人喜欢节奏快,会独立思考,且适应性强,思维灵活,又踏实肯干,能出活。

你长时间呆在不同的体制下,你的思维就会被这些体制固化,当甲骨文长期是传统的开发模式,那么你为了这份工作而不得不去适应,甚至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不作为、互相推诿都玩得得心应手,只会盯着自己手上的活、自己部门和自己的收入,那么你的格局会慢慢变小,在一个舒适圈里面呆着,走动,不会想着去提升和打破自己的能力边界——我做这个A能力就能拿到这个数的工资,我做到A+B+C能力,也是这么多,或者多个500元,那么我还做这么多干嘛?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了只做A,同时享受大公司给你带来的福利——年假、双休、少加班等福利,慢慢地你就依赖这个体制了:你离不开,因为你的生活质量上去了,收入也习惯了,离开了你可能拿不了这么多,而也不会这么舒服,那么你只能做出自己的妥协,直到某一天,这公司不要你了,你不知道该怎样办?开始觉得不公平,可哪里不公平?公司该给的工资都发了,难道不是吗?

现实版的温水煮青蛙——你的能力退化了,收入在这公司是虚高,在市场上溜一圈,你发现要不到同样薪水,并且待遇也没这么好,还要跟刚出来社会的年轻人拼工作,这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了,可对不确定的反感和畏惧,已经变成了他的本能,随之来而的是实现生活的各种贷款待还,中年失业男的压力汹涌而至。

当摘去现在的光环,还有多少人会认可你,并因你而合作?

平台是平台,个人还是个人,当你离开现在的平台提供的岗位,你的个人品牌口碑、能力和资源是否还像以前这么给力,或者超过以前,能让合作方因为你个人而跟你合作,而非大公司的光环?

今天是甲骨文Oracle裁员,明天是BAT裁员呢?你怎样知道今天的像BAT的企业不会变成今天的O记?无论公司怎样变,但你还是你,那该怎样先未雨绸缪?

1.你是为你个人而打工,一直都是,而非为公司,所以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格局要大。

很多人比较短视:给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给少了就干少点,甚至混日子——你看,我又执到便宜了。

在大公司里面,混日子的人肯定会有,但混日子伤害最大的还是他自己,公司会损失一定金额的钱,他是损失了失去努力的心和个人的能力成长、资源掌握。眼光不够长远,最终害的还是自己,那要怎样办?

做事不挑活和积极主动去揽活,不要怕走弯路和怕吃亏

为什么要这样?原因在于经历没有好坏,与你工作相关的活可以试着做,这样就不用换位思考,而是真真正正地经历过岗位的工作,知道这事为什么这样做,对你现在的工作有怎样的帮助和提升,让你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而全面了?从而你在个人的认知上会所提升,而非停留在浅层的表面。

同时通过你努力的做事,想尽办法出结果,你的能力会有所提升,会被上司或管理高层看到,愿意对你着重培养或给你更多的机会做尝试,如果你不先投入先做,而是计较收入,那么你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你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刻意练习——留时间做多种能力做提升

工作不是仅拼单方面的能力,更是一个综合比拼,你要在放松之余,更要保持危机感,怎样打造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综合能力上更胜人一筹?这要引进你的职业目标——你想要当什么?

若你要当小老板,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有当老板的思维——只要跟你部门相关和公司相关的,没有人做的,你都去捡起来做好它,并且学会与各部门的人沟通,理解他们的业务是怎样运作的,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自己提出优化的建议,甚至你帮同事处理他的事,学习上司/老板的思维方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思?其逻辑是什么?怎样管人?怎样激励人?

根据这个目标和现实的差距来倒退,看你在哪块能力上是缺乏的或比较短板的,要么就找个人来跟你互补,要么就靠自己要掌握他,这就需要刻意练习了。

而实现的方法则要你去尝试各种可能性——报培训班、向领导请教、下班后的看书等等,都要持续的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

无论你是通过社交软件、招聘平台、猎头、社群,还是通过前同事和合作伙伴等的人脉资源来获取岗位信息,你都要将这些渠道建立起来,看哪个对你的帮助最大,维护好。一方面可以及时地知道自己的岗位现在市场大概是什么样的薪资待遇,以及能力要求是怎样的,自己往心仪的岗位上努力打造,另一方面就是找得到更好的平台去选择跳槽,能力增值的同时也让待遇跟上,要在做事的机会、业务量的运维、跳槽公司更长远的发展规划等上面多做琢磨和选择。

3.要多冒点险、主动拥抱变化会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

当你适配一个岗位时,你会发现你的能力也会被岗位限制住了,而你为了不要让自己固化,那么就对外部的事物灵敏一些,发现新的事物和变化就主动冒险去尝试一下,在做中发现机会,很多机会并不是等来的,而是有方法和技巧地“干”出来的,如果你每次都会选择“保险”的尝试,那么回答给你的也就是与当下差别不大的生活和经历,你的能力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在公司上新项目时,你可以积极响应并参与之中,做好每件属于你的事和三不管的事,就会慢慢你的认知就会改变,从而会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和心得,而这些都是在经历先做好事后得出来的,并且会在你个人的知识上做及时更新和验证之前知识的有效性。

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你是在等着被同情,还是尝试努力掌控自己的工作?选择和努力都在你自己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司抛出N+6倍劳动赔偿,被裁员工却抗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ac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