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自己已经原创日更自媒体文章近3个月了。在这3个月中,成长是巨大的:
我变得不再颓废,心灯被点亮;
变得不再玻璃心,深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变得有目标,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走的路;
变得坚定,不会因为路途坎坷而轻言放弃......
太多太多积极的变化,此刻心中充满欣喜。
01
一如既往,我将昨天的推文《细细盘点“中年危机”的三大成因,看看大家都躺枪没?》发到群里,在评论群中,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刚开始,内心是抵触的,而且,很不适。
心想:“我都写得够清晰了,你们一会质疑观点、一会质疑论据、一会质疑逻辑,真是不懂欣赏。”
然后,就表现在行动上了,我列举了若干观点,并对自己的话进行了阐释和说明,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对方也做了同样的动作,大家互不相让,后来,更多的人加入到评论中,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想表示自己绝对正确,想说服别人听自己的。
再后来,谈论严重偏离主题,变成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博弈,这样的戏码再次上演,变成了一场代际辩论,并开始有人好奇我的年龄。
得知大家基本都是同龄人后,有人便指出是我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我对中年的定义不对,我认为的中年是他们所认为的青年。
又后来,有人认为我活得过于消极,而且还很沉重,并表示受不了。有吗?我熄灭手机屏幕,用镜面照了照自己:这不挺正常的吗?窈窕熟女一枚,有种岁月淬炼之后的温润与灵动。如同一块美璧,即将完工,那成色连自己都十分满意。
嘴角露出微微笑容,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新的感知:人生在世,大家都在修仙。
百年的妖看不懂千年的妖,认为千年的妖矫情;
千年的妖看不懂万年的妖,认为万年的妖古板;
百年的妖更看不懂万年的妖,认为万年的妖假大空。
当万年的妖羽化登仙后,回过头来看看百年的妖和千年的妖,仿佛看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自己也曾年轻过,也曾如此青涩,有棱有角。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万年的妖迷失了来时的路,认为所有的妖,必须像自己目前的模样?
说好的万年,不过百年,修行只在一念间。
最后,我回过头看自己的文,却发现有陌生的朋友给我赞赏,心中充满感激,当下释然。将这个信息丢进群里,历时近2个小时的辩论得以结束。
02
我在线上的时候,两个娃都是老公带的。都晚上十点多了,他们都不睡觉,老公颇有微词。问我搞什么搞得那么晚。
我说了之后,他嗤之以鼻:“这都是什么事啊,人家给你提意见你听着,礼貌说声谢谢不就完事了吗,一句话的事搞这么久!”
果然是旁观者清。很多时候,他也犯过类似的毛病,我也曾如此提醒过他。但是,为什么轮到自己上的时候,就不行了呢?
原来,看清别人、评论别人很容易;看清自己、评论自己如此困难。
再回顾晚间的辩论,越发感觉意义重大。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都觉得自己是唯一正确的真神,所有人都必须听自己的。
当越来越多批评的声音、反对的声音袭来时,自己自动启动应激模式:要么缩进壳里,躲避攻击,内心在瑟瑟发抖;要么起而迎战,唇枪舌剑,直至两败俱伤。
只是,很少有人去反思,并主动走出去,透过别人的眼睛,欣赏别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姿。
我不禁再次翻看这些聊天记录,此刻完全放下了自我,透过一句句鲜活的话语,看到了一群积极、阳光、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的灵魂,他们如此青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心思是一样的,所以才造成了表面的冲突和二元对立。
我为自己有这群朋友感到庆幸,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走心的评论,我如何得知自己的短板?如何去见识大千世界的精彩纷呈?
03
我抗拒那些评论,并拼命为自己辩护,只是不能接受别人质疑自己写得不好,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已。
只是,这怎么可能呢?
完美如佛,在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还有5000人不认同,并离去了,占当时听经人数的近一半。
我何德何能,竟然奢望比佛还牛逼?况且,作为一名写作新手,各方面都有缺点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不能接受呢?我在抗拒什么?
想起自己期望有高收入,从事HR职业多年,对公司的运作、岗位的职责十分熟悉,经常告诉那些想取得高收入的人深入业务核心,变成不可替代的人,说白了就是去做业务,因为除了那些垄断了市场、不愁卖家的公司,哪个公司不需要营销?
只是,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边抱怨工资低,一边一如既往反感着和业务相关的职位。
之所以对和业务相关的职位抗拒,是因为害怕拒绝,害怕别人的不认同,抗拒自己不能说服别人。
任何业务,说白了都是一个数字游戏。就如同摸一副扑克牌,大王就在其间,你可能第一把就摸到了,也有可能最后一张才摸到。在摸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摸到,急功近利者,选择了放弃,认为自己不适合摸牌(做业务)。
我在抗拒什么?答案呼之欲出:与其说是在抗拒外界,不如说是在抗拒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愿大家都能接纳自己本来的模样,不论是否完美,记得为自己喝彩!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内圣而外王!
更多原创经典,欢迎关注觉本公众号”jueben5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