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观后感一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19:59 被阅读6次

关于选书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性格、爱好、发展方向、目标都是不同的。所以看的书也是不同的,需要去探索属于、适合自己的书。我的选书是根据得到《每天听本书》,解读过的书,因为我觉得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要花费的值得,其中一个标准是只选头部,第一或者第二的作品。

生活中娱乐、阅读、音乐等等,都是服务于大脑的,我们对入口都会挑三拣四,更何况入脑的东西,更需要慎重挑选。所以入围的有三本书,《旧山河》、《边城》、《围城》三个,最终选择了《围城》,因为字数最少,我有把握5天之内看完。对,就是这么简单随意。

才子的顺手拈来,胜过平庸之辈的呕心沥血。

上本书看的是《金锁记》,这本书看的是《围城》,很有趣。对比于上一本,这本更有代入感,写的就像,身边的张三或者隔壁的老王。讨论的问题很当下,永恒的话题,我想即使三十年、五十年过去,这些问题会一直困扰当代的人。所以经典的作品,就是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遇到什么样的时代潮流,都会引发人的思考。

不得不说,钱钟书先生是个才子。能把很无聊的事情写的很有趣,特别擅长奚落人。现在不是很流行脱口秀吗?其实这一点都不新奇,钱老在七十年前都已经玩过了,如果他活在今天,估计会说,“别傻乐了,这是我玩剩下的”。

民国段子手钱钟书

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段子手,你看他的作品,让人完全不觉得无聊。嘲讽挖苦,真实、同时入木三分。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就是他说的那样。一句话,把一个状态,活灵活现的展现,就像我在看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幅画。请欣赏,钱钟书先生,关于人物、文凭、女人结婚时间、食物的绘画。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关于未结婚的女博士)

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面包、牛肉、红酒无一不酸。

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是张先生夫妇保有他们家乡的传统思想,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就老了,过二十还没嫁掉,只能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了。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围城》

相关文章

  • 一城之隔 万千变化

    《围城》观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非常著名的长篇小说,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含义,我们看到故事中曲折的情节变化、动人...

  • 《围城》观后感一

    关于选书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性格、爱好、发展方向、目标都是不同的。所以看的书也是不同的,需要去探索属于、适合自己的...

  • 《围城》观后感

    你想要香蕉, 我只能给你苹果。 我所有的苹果都可以给你, 所有的,所有的,所有的…… ...

  • 《围城》观后感

    围城是一座无所不在的城,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们不是在城里就是在城外,但心里想着的总是看不到的好...

  • 《围城》观后感

    刚刚读完《围城》就想来吐槽了 高中的时候觉得书太长 看不下去 今天终于看完了 感触颇深 单就婚姻这坐城来说 抱怨进...

  • 《围城》观后感

    看完书之后一直想写一篇观后感,但真的要写的时候却觉得无从下笔。或许是因为我还没出校门,没有接触过社会上的形...

  • 《围城》观后感1

    很少见这种小说了,男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出过洋,却没有真才实学,还伪造了博士学历。但同时也是一个挺能...

  • 婚姻故事观后感

    婚姻故事观后感 最近,看了十来集金牌调解,颇有感触,许多婚姻原本不该搞到那么不堪的地步。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围城?...

  • 《围城》观后感二随笔

    总以为遇到的那个是喜欢,其实可能只是不讨厌。就像方鸿渐遇到门当户对的苏小姐,可是等他遇到唐小姐的时候,才后悔之前的...

  • 《围城》观后感四随笔

    我一直以为党派斗争是《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才会出现的剧情,现实告诉我,图样图森破。太年轻所以不知道,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观后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d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