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尧学长,很高兴你来看我的文章。
江湖上一直有一个说法,投资、消费、出口并称为我们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这次疫情开闹,大家都宅在家,消费肯定是没戏了。如今病毒又跑到国外去祸害人,搞的全球人心惶惶,这下子出口也被干掉了半条命。所以,目前来看,对于今年的经济,唯一指的上的,有,也仅有投资这一条路了。
最近有网友做过汇总,把各个省份已经公布出来的投资计划汇总了一下,加起来差不多有24万亿的规模。于是乎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媒体开始嚷嚷了,说什么“24万亿来了”。
很明显,之所以大家对这件事会这么敏感,还不是因为十年前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当年4万亿下来的时候,尧学长还在读大学。我记得特别清楚,大一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口的大饼鸡蛋是两块五一套,如果吃不饱多加一个鸡蛋的话就多收五毛钱。可是等到我读大三的时候,同样一个摊位,同样的大饼卷鸡蛋涨价到了四块钱,多加一个鸡蛋是一块钱。
大一的时候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500这个样子,甚至我还能省出100块钱来买书看。但是大三的时候,哪怕省着花,一个月怎么着也得一千块钱了。
要是当年早知道现在的尧学长这么能挣的话,大学就不过的那么省了……
我读大一是2008年,而四万亿计划,是从2008年年底开始,到2010年结束的。当年这部分钱是全面的“大水漫灌”,只要有项目就批,根本不管这些项目最后有没有意义。主要的投资方向是以基建为主,也就是圈里人常说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项目。而且那些钱纯粹就是开动印钞机凭空印刷出来的。
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就是快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质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我们手上的钱购买力下降了,钱不值钱了,中间的这部分减少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通货膨胀“征收”了。
最后,四万亿政策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之后一直用了很多年去消化当年留下的这些问题。
所以,最近我们也会常常看到国家领导人总会说,对于经济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刺激。其实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上次四万亿的教训。回顾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历史,确实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表扬的是,我们确实从来没有在同一个错误上摔倒过两次!
而这一次的24万亿,很显然和当年的四万亿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有哪些不一样呢?
1)这次的时间周期很长,上一次四万亿的投放两年就搞定了,而这次的项目都是长期的规划,并且也都是之前计划内的东西。
2)表面上看24万亿好像很多,其实每年各个省份本身的投资规模也早就在万亿级别了。如果分摊到全国的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钱。
3)如今我们国家的投资,更加看重效率。如果去看投资名单的话,我们会发现类似5G、人工智能、养老、医疗等等行业的布局。说白了,现在这些投资,国家都是要在未来看到效益的。和当年的没脑子傻投完全是两个概念。并没有那种所谓的“为了投资而投资”的项目。
所以,尧学长认为,哪怕这次国家启动基建周期,各种项目批量的上,也不会像当年一样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如果从长远来看,加强建设的这些基础设施有可能为我们未来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的保障。所以大家尽可以放心,这次国家是不会让某些人再钻了空子的。
我是尧学长,一个教书匠!每天早上8点08,和你聊聊投资那些事儿 ^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