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中力顾问“2017中力会员年会暨第二届商业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刘人怀发表了《创新路上的感想》主题分享,现场数百位企业家聆听了这次精彩分享。
刘院士通过自身实践,畅谈了创新的理论、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讲述了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所思所想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企业家创新精神为现场企业家提出了真挚真知的见解建议,干货满满。
以下内容整理自刘人怀院士《创新路上的感想》现场演讲,有删减。
刘院士认为,创新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也可以指理论创新,还可以是观念、体制的创新等等,创新应该包括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取得进步的各个方面,其核心要素是取得新的认识或获得新的成果,是在突破原有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刘院士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创新上的一些实际案例,包括在暨南大学的管理创新、生活中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的“三心与三条件”:
创新必须有“三个心”
1.责任心
因为创新是大脑的智慧活动,要实现创新需要许多精力和时间,甚至要经受许多艰难和曲折,所以搞创新的人首先要有责任心,做事要负责任,不能有差不多的思想,给领导看的思想,要确确实实想把事情做好。没有责任心的人,他不可能做出创新的事来为大家服务。
2.耐心
忍耐是成功的秘诀。没有耐心的人,今天想到个问题,提出新的设想,明天可能就把它丢掉了,那是做不下去的。创新会带来美好的结果,但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很多困难使人做不下去,因为你的创新大家都没认识到。如果你提出来一个所谓新的东西大家都支持,那基本算不上创新。创新是不容易成功的,要有耐心,要坚持不懈。
3.好奇心
作为一个科学家,作为一个要有创新思想的人,好奇心很重要,必须要对事物好奇,要有兴趣。一个人对生活没有兴趣,根本就不可能提出各种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工作中的问题、国家的问题、世界的问题。只要有兴趣,你才能在这种兴趣中找到一些新的思想。
创新必须有“三个条件”
1、宽厚的知识积累。创新是要在前人基础之上得到一个飞跃,智慧的飞跃。创新是人家没有做过的没有想过的事情。人类已经有几千年的知识积累了,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东西,你如果没有什么知识,不知道这些东西,你提出来,而别人早就提过了,这不是创新。前人的东西已经非常丰富,要创新就得有丰富的知识。
2、要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创新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这其中必定要洒满探索者勤奋的汗水。
3、要善于抓住机遇。机遇就是你提出创新的机会,创新一定要根据实际问题,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它。从企业角度而言,商业创新也需要从解决用户实际痛点出发,设计产品。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逐步转变,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日益突出,促使我国企业创新政策进一步加速演进,进入了“创新政策3.0”时代。
对于企业,创新,是企业家的天职和灵魂,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意味着勇于自我革命,能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发展动力。本次分享中,刘人怀院士的创新经历令人钦佩,生动幽默的语言、充满勇气激励人心的故事,让现场企业家获益匪浅,赢得了阵阵掌声。
智库 平台
集学术研究、培训咨询、会员服务、产融服务、整合传播为一体的创新型智库和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资本、生态”的高附加值综合服务。
重磅推荐
全国中小企业商业与股权研究中心主办
国家级大型公益课程
四天三晚《基于顶层设计的股权激励》辅导班
每月一期
近期开课时间
11月25-28日
12月23-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