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去,百业萧条,风吹草地之下,社会诞生了这样一个阶层,将要躺平、已经接近躺平、完全躺平和宅居在家的人成了一个社会里特殊的群体,无奈之下,却心有不甘。这其中,有一个曾经有文笔光鲜呈现至今依然怀有文学梦的特殊群体。
他们生在一个不好不坏的时代,不好在于连年新冠疫情笼罩,看不到尽头。不坏在于他们有幸生在了一个可以上网全民写作网络小说异军突起的年代。
尽管如此,能够写出真正小说的毕竟还是少数。古往今来,说到小说,只有“四大名著”。说到现代,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还有不走寻常路的莫言,也只有一个。
主业萧条,丛林法则,市场竞争,还挑挑捡捡。大多数人处于半温饱或寅食卯粮状态。怎么办?
穷则思变,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食夜草不肥。于是有人想到了文学,还都说可以变现,尤其是小说。
我虽然爱写杂文,不写小说,但通过不断阅读的累积,我心目中的小说,应该是这个样子。
1.选择确定一个作者长期思考所在且有深入生活经历的主题立意。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虽听有些小说大家曾说,描写叙述是小说的“初级形态”,小说家一旦驾轻就熟,就可以登堂入室,就可按照立意思想进入一种完全凭借构思与想象来写作的“编故事”的“高级形态”。
2.要按照主题立意和故事层次列出写作大纲。既不能偏离,更不能跑题。始终让大纲成为你紧握在手里纵马驰骋的缰绳。防止不受控制,思想天马行空,写作起来恣意妄为,信马由缰。
3.要学会装。正着装,反着装,尤其是主副标题,更要用心地装,最好能把它们都装成一条哪吒三太子手里随风上下舞动的浑天凌。怎么出奇怎么来,怎么悬疑怎么来。出奇的合情合理,悬疑在情理之中。让读者和观众的心神能心甘情愿地跟着你走。
4.要学会藕断丝连,要学会慢慢地抻面。只有藕断丝连,峰回路转,才能写出五岭逶迤错落有致的故事。只有慢慢地抻面,才不会让你写作中的小说,刚则易(意)断。
5.不能越俎代庖,喧宾夺主。要学会描写故事的时时刻刻,让你笔下的人物、场景和风物自己说话。更不能其中掺杂作者的主观的评论,如果掺杂了这些内容,就会损坏你小说的属性,和文学的基调。那不叫小说,那不是随笔、散文,就是观点、杂文。你的创作,根本就不是小说。
6.语言叙述和描写,尽量平实简洁,最忌讳使用词性词意表达相同拖沓的长句。简洁到无法再简,精到无可置换。
7.我再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