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第四章是讲有关孩子的不良行为的。
看这一章节的时候自己就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不良行为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60044/d84024a7b385ff12.jpg)
书中对不良行为是这样定义的: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权利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句话。
什么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
幼儿会在马路上乱跑,任何东西都喜欢往嘴里放,去够桌子上的重物等等,应该属于这一类,因为孩子意识不到其中的危险性。
那什么是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
你叫孩子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但孩子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整理。
所以,有时候是家长的教没到位。
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是怎样的呢?
因为一件事情,例如,妈妈答应了孩子周末带他去游乐园结果没兑现。这时候,孩子就调皮捣蛋、搞破坏、跟父母老师对着干的行为,有很多应该是因为父母的行为没有按照孩子的心理预期发展,为达到目的或发泄自己的怒气而产生的行为。
那么因为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呢?
当父母给孩子讲题,讲道理,最后产生冲突,谁也不愿败下阵来。最后,题目和道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输谁赢?
那么什么又是发展适应性行为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孩子本身为了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而形成的行为方式。
例如,孩子很想玩水但妈妈不让怎么办?等妈妈不在的时候玩。这样孩子就逃避了妈妈的唠叨与责备,还干了自己想干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60044/6ac3bdea8340b609.jpg)
那我的孩子的行为是否属于不良行为呢?
他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属于不在线的状态。
现在已经上三年级了,可是对于具体什么时间上学他没有概念。从来也不去看时间,关注一下自己应该几点走。(这应该是我没有连续不断的练习他看时间)
书包永远是乱糟糟的,经常性的忘带东西。不是作业忘记了就是忘带了。(我从来没教过他如何整理书包)
课堂走神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回家写作业更是散漫拖沓。(这是注意力的问题,暂时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我一看到他的这种状态,火气的蹭蹭往上冒。好像这些事情都与他无关,真应了那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并不像书中举的例子那样,叛逆、搞破坏、和家长对着干。
他正好相反,我一斥责他,他马上就说,他下次不敢了,以后会好好做,但事后还是那样死性不改。
就是你有一种感觉,你得推着他往前走,你推着他,他也是不情不愿的在走。这样搞得我自己身心俱疲。
可能在他看来,这学习就是为了老师和家长而学的。
如果这算作不良行为,那么,它属于不良行为中的哪一种呢?
对时间概念的缺乏应该是缺乏意识的行为;书包乱糟糟不知道整理,应该是对有效技能的缺乏;对学习不上心符合哪一条,又是由什么引发的呢?
对学习不上心这一条,找不到原因就先不管是什么原因引发的。我就尝试一下用鼓励的态度看看能否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60044/7e5060af23caf9d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