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西安天气反复无常,周五还是艳阳高照热的人恨不得短袖短裤齐上阵,到了周末就变成又是下雨又是降温,过回了冬天的感觉。
下雨的周末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宅在家里追剧,坐在阳台上一边看着去年网络上很火的探案推理剧《白夜追凶》一边喝着红茶吃着点心,顺道还能观摩学习一下编剧和导演的idea,像这种什么都不用想只是单纯欣赏的轻松感是近来少有的了。
《白夜追凶》号称国产剧的良心之作,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全部技能在线,豆瓣的评分也很高,所以好奇会有怎样的画面呈现出来。点开了看了一集后,发现除了为了交代事件的前因以及突出双胞胎主角各自性格特点使得剧情节奏有些拖沓外,其他都与豆瓣的评分没什么相左之处。
尤其进入第二集后剧情变得紧张且扣人心弦,一个个烧脑的案件接踵而至,案件本身的扑朔迷离,拍摄手法的多样性加上双胞胎之间交换身份带来的紧张感和刺激感,让人忍不住一集接着一集看下去,不舍得放过任何一个画面。
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离不开好的剧本,《白夜追凶》之所以会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剧本的精彩。怎样将案件和推理写的“清新脱俗”?线索提供的隐秘且完整?伏笔安排的不露痕迹?我想这是所有创作人士共同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资深的美剧迷和推理小说的爱好者,我自己也尝试过推理小说的创作,深知其中的各种不易。有多少作品都将开局描绘的深不可测,但最终结束却虎头蛇尾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一些美剧中也会出现凶手/嫌疑人最后关头突然冒出来的剧情,这种无法自圆其说只能将一切不和谐都推给幕后boss的作法只会使得作品的质量越来越差,这也是国产推理剧中很少能出精品的原因了吧。
新年假期入手一套推理小说集《冰菓》,其中有一个案子提到了创作推理小说的十诫,我觉得好奇便找了一些资料发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喜欢的作品有没有遵循这十个原则。
说是十诫,其实它的诞生距离现在已经有将近100年的时间了,有些内容在现在看来属于搞笑的话题,不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还算严谨吧。
提出十诫的是资深编辑、作家隆纳德‧诺克斯(Ronald A. Knox),他于1928年定下的推理小说原则。十诫内容主要环绕故事脉胳的铺排、角色类型和性格。其中不乏有些错误的认知,但在古典推理的黄金期时曾被奉为圭臬。不过随着推理小说写作方式与风格的演变,有作者会刻意违背十诫的内容来写,而目前推理小说作家在写作时都不会刻意遵守十诫的内容。
推理十诫都包含些什么呢?其中有:
一、罪犯必须是故事开始时出现过的人,但不得是读者可以追踪其思想的人。
二、侦探不能用超自然的或怪异的侦探方法。
三、犯罪现场不能有超过一个秘密房间或通道。
四、作案时候,不能使用尚未发明的毒药,或需要进行深奥的科学解释的装置。
五、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里!!!!(诺克斯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准有武林高手或者神仙出现在故事里。”)
六、侦探不得用偶然事件或不负责任的直觉来侦破案件。
七、侦探不得成为罪犯。
八、侦探不得根据小说中未向读者提示过的线索破案。
九、侦探的笨蛋朋友,比如华生,必须将其判断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此人的智力须轻微低于读者的平均水平。(华生躺枪,为他默哀……)
十、小说中如果有双胞胎或长相极为相似的人时,必须提前告诉读者。
除了第五条有些尴尬外,其他的条款构成了很多优秀作品的框架。并不是说遵守十诫的作品就会是好的作品,只是有些原则,比如第一条,罪犯必须是故事开始时出现过的人,但不得是读者可以追踪其思想的人。罪犯是故事中出现过得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很多作品也有从罪犯的角度出发的描写,尤其是东野圭吾的作品,一些章节专门从罪犯者(当然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是犯罪者)的角度做了详细的心理描写。这样的作品我觉得也很精彩,所以十诫中的一些元素是陈旧了些,但经典还是存在的,失去了这些精华的作品就本身来说,逻辑性和紧密感要少了很多了吧。
这几年侦探推理类的剧集多了起来,这与观众们的喜好转变不无关系。看多了情情爱爱自然想换个口味,带有感官刺激以及时刻触动观众神经的推理剧就成了不二选择了。作为这类型剧集的铁粉来说,一是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像《白夜追凶》这样优秀的剧集出现,另外也是希望自己能写出一部让自己满意不留遗憾的作品出来了。
2018梦想还在继续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