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独村教学点,只有一位老师16个孩子的寂静村小迎来了特别的来访,四位梧州长洲区的老师经过来回600公里的路程将一张网络双师课堂课程表送到了这里。
两天后,16个孩子走进网络课堂上起了第一节阅读课。小小的屏幕里,我们看到了渴望的眼神。这一天,这16个孩子第一次听到大山外的声音,有了全国各地的同学。唯一的老师车敏荣老师今年60岁,从青丝到白发,他说实现了自己走进独村教学点来40年的梦想。
3月13日,这张网络公益大课表从独村漂流到了梧州藤县天平镇只有3个学生的大岭教学点。
3月18日,来到了只有13个学生的六堡镇山平小学,邓展志老师一个人承担了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教学任务,年初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说:我希望孩子们山鸡变凤凰。
梧州速度,承时代担当……
短短一周的时间,一所又一所的村小因为这一次互联网+爱的传递而有了全新的开始。
2018年初,吉林市公主岭三门李村小学、河南淇县太行山深处油城小学等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只有一个人、几个人的学校成为热点事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据报道,全国偏远乡村仅百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还有8万多所,其中只有几个孩子的教学点有2万多所。
从成为全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从感动到行动,为什么是梧州迅速开启了“助力小规模学校找到全新解决方案”大课表漂流的第一站?为什么只有这些村小学校可以自短短时间内实现几十年的梦想?
梧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拥有2200年建城史,是粤语、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全市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全面推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8年3月,梧州市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将在梧州长洲区召开,以推动全市中小学 校(幼儿园)“美丽校园”创建活动、推广“互联网+教育”应用,做好 2018 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检工作,为要点部署 2018 年全市教育工作。
回望从2017年5月10日“浦东干部学院城市文化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班”一行到访考察沪江互加计划,5月20日黄振饶常委与梧州市教育系统领导一行到访考察沪江互加计划,不过是十个月的时间。
十个月的时间,作为互加计划首个在副市长亲自挂帅下深度推进的合作区域,梧州长洲区率先全区试点,不到一年的时间梧州互联网+教育美丽篇章不断谱写,从为村小学校开齐开足优质课程到教师培训,从引进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到初步组建了一支可以驾驭网络直播课堂的“种子教师”团队,把网络直播课堂应用到了学生学习辅导和指导、双师教学、同步教研、同步听课以及多种外延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来,实现互联网+助力地区教育腾飞,并影响和辐射到周边地区。
竹湾小学的孩子们和作品墙,幸福像花儿一样这样美丽的作品,每一幅都是“艺术品”,日常地出现在村小学生的笔下,曾经以为村小开不齐、开不足艺术课程,缺少专业的美术老师,可是如今每一节美术课后,班里都可以开一个小小的画展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2018年2月起,长洲区教育局以《互+故事》为连载主题,推出梧州长洲区互联网+教育专题。而正是这一路走来的互联网+实践与推荐,才有了坚实的互联网+基础,激活村小学校与教师全新活力,辐射到周边区域。
一、村小学校的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链接全国优质教育资源
以上的一张课表,是梧州市长洲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村小学校引进的网络公益课程,从清晨的“彩虹花晨读课”,到“夏加儿美术课”、“美国外教英语课”、“故事田‘酷思熊’阅读课”、“网秦少年派网络素养课”,再到“韵律舞蹈”、快乐书法、快乐音乐、快乐手工、“生命教育课”等,这样丰富多彩的课程让村小的课堂里变得更加有活力。
从技术操作到助学培训,长洲区各校多次组织网络直播课堂相关培训并纳入学校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人人熟练,迅速培养了一批能上直播课“独当一面”的教师。
因为课程开展优秀积极,龙平小学、龙新小学、倒水中心小学被评为2017年度互加美丽乡村种子实验学校。
全国丰富的课程走进了村小课堂,在网络课堂里、一批优秀的助教老师也大放光芒。
2017年12月,龙平小学校园中的展板记录了几个月来的改变
龙平小学学生在与老师交流-酷思熊阅读课从梧州市三贵小学到龙平小学、龙新小学、大同小学、长红小学、蓬冲小学等长洲区29所村小……网络打破了距离隔阂,从本地区到全国村小学校,从村小美丽变化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村小学校正不断刷新“知名度”,成为全国舞台上的村小网红名校。
从岑丽霞老师、顾欣媚老师、张艺老师、到李玉姬老师、黎鉴贤老师、韦海珠校长、林建云校长、梁碧莲校长……等一大批优秀老师,从线下教学到线上助学,从教育局领导大力支持、校领导积极推进,助学老师不断刷新自我,拥抱变化教师角色转换之间就将这样的网络课程真正落地到学生的常态课堂中,而一批网红助教老师正在引领风潮,用良好的课堂效果打造长洲教育品牌,传递长洲教育名片!
网络带来无限链接,屏幕外是三贵小学的孩子,屏幕里是长洲区龙平小学的孩子,这是你们的第一次见面吗?
在彩虹花晨读课中,大同小学等长洲区学校风采在河南电视台播出
从2017年9月1日,互+网络课程进入校园,我校非常重视,把网络课程与常规课程整合、融合在一起,并且在沪江团队的实时更新下,不断补充、随机安排新课程,并且将课程分为常规课程、网络课程两大类。一个学期结束了,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令人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全校1203人,参与调查的学生有421人,占学校总人数的35%,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9人,在期末调查中清楚地看到,孩子喜欢夏加儿美术要比喜欢语文高出3.57%,比数学高出6.89%;微笑音乐不亚于语文,甚至还比数学高。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模式、激励的机制需要更新改进,向互+学习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没有互+,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不会有所发现,没有发现,就会安于现状,就不会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就不会改变自己、不会思考怎样去改进、怎样去创新……虽然看似一份普通、简单的调查问卷,但是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
打开自己关闭已久的大门,勇敢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闯一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龙平小学林建云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
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让边际消失,通过互联网祖国最北的学校、浔江边的学校和海岛上的学校、黄河边上的学校、黄土高坡上、凤凰山脚下的学校等等随时链接了起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生命教育课上学生展示作品二、教师网络公益培训,拥抱变化
2017年5月31日,从组织、策划到启动,不到10天的时间,梧州市教育局就组织了全市各区县乡村学校骨干教师参与了为期半年的“梧州市教师心理教育线上培训”;7月,梧州市长洲区率先快速推进试点,全区乡村教师参与互加计划暑期大规模网络公益培训,全面拥抱变化,提升教师的网络素养与应用能力为9月全区乡镇学校引入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孕妈学员11月,梧州市长洲区、万秀区教师又整体参与到了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师大、互加计划等30多家公益机构、单位发起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每周三、周六和全国各地69个区县万名教师跟着北师大教授、公益名师等学习共同成长。一批优秀的老师在培训中学习成长,弯道超车,大放光彩。
10月听说沪江有青椒计划的培训,要求30岁以下的报名30岁以上的自愿,我成了自愿者之一,只因不想错过您——沪江!希望我在工作上如青椒般辣味十足激情四射。这是我们的第四次遇见。 初次品尝青椒网络培训的味道,真的是够辣,把我的潜能辣出来了!从此,就有了我们往后无数次的遇见!
岑丽霞《2017因为遇见而感动,2018因为期待而努力!》
2017年11月24日上午,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振饶到长洲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上,首次利用直播平台向长洲区全区中小学直播宣讲,各校教师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收看,全新的宣讲方式让老师们更加精神振奋。
会上,黄常委寄语各位教师、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十九大精神,学懂弄清十九大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好互加网络直播平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黄振饶常委到长洲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曾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成本,跨越距离界限才可以做到的事情,如今已经低成本高效率地成为实践,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借助网络快速成长,村小学校不仅开齐开足了课程,还有了“新”老师,这个新既指走进乡村无围墙学校的全国名师,也是指焕然一新的班级老师!
三、互联网+家校课堂,开辟家校共育新篇章
深化互联网+教育,家校共管迈出新台阶,在率先推行“互联网+教育”让更多孩子同步享受到优质课程后,长洲区又探索出新路子,借助互联网在CCtalk平台通过直播课堂建构家校互动平台。
2017年10月,梧州长红小学率先使用CCtalk平台,借助互联网让家长走进学生课堂,并以此起步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中国共产党梧州市长洲区委员会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活力长洲报道2017年11月上旬,段考结束后,正是全区学校召开全校家长会的密集期。然而,11月9日,这个学期的家长会却与平时不同,十几所学校开启了互联网+家校平台。
过去借助学校喇叭进行全校家长会讲话,如今借助互联网,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迈进新台阶。优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打破距离界限,尤其是对于在外务工的家长来说,无法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一直以来要么由亲戚、家中老人来开或者不参与,通过互联网家校平台,将打破这一僵局;
2.打破时间界限,一学期开两次家长会的频次实际上非常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校之间的多频次沟通,家长不能常常到学校来,微信里的沟通容易被刷屏不系统,有时老师也难以应付众多家长提出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搭建组织与往返的时间成本,对于班级的家校互建帮助极大;
3.增加了交流度,借助互联网进行的视频直播,每一位家长不仅可以与校长“面对面”直播交流,也体验了一把孩子们上网络课程的感受。直播过程中支持家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同步交流讨论。
4.家长会互联网直播课程储存在云端,方便随时回看,除了家长会,学校还可以引进家长网络课程,帮助家长成长,学习和孩子正确相处、教育孩子的方法,接触更多的新知识。
龙平小学线上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工作开展情况除了家长会等常规家校交流模式,一些学校还向家长开启了学校特色活动、校运会、体育节等多种学生展示活动的直播,让家长走进了学校的围墙,感受孩子另一面的成长。
长洲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洲教育》报道长红小学校运会家长们观看直播中说到:看到了孩子们在校运会上拼搏的场面,感受到了现场气氛,科技的进步,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
四、区域网络名师课堂,培养组建一支能够在线授课的“互联网+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为了进一进提升网络直播课堂实施技能,推广信息化教育和教师教研新模式,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覆盖,在长洲区教育局组织下,一批地区名师正在崛起。
长洲区互+教育直播课堂种子教师培训启动会
长洲教育:召开2017年长洲区互+教育直播课堂种子教师培训启动会
2017年11月30日下午,在长洲区教育局六楼召开了2017年长洲区互+教育直播课堂种子教师培训启动会,35名“种子教师”到场参加会议,启动会同步向全区中小学进行直播。
启动会只是培训的开端,互+教育直播课堂骨干教师培训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师初步尝试直播课堂。以学校为单位,遴选骨干教师进行学校、联片学校的网络课堂直播,不断提高教师的网络直播课堂驾驭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
第二阶段:35名“种子教师”进行深度培训、考核。教研室、师训股、项目办、基教股联合,以主题研修、体验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对“种子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网络直播课堂实施技能。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长洲区网络云课堂”。遴选“种子教师”代表,尝试在联片或全区进行双师教学或同步教研,验收成果。
第四阶段:全面推开在线授课。持续为全区网络云课堂汇集优质资源,解决乡村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的难题。
希望通过多节次持续性的网络课堂直播,不断提高我区教师的网络直播课堂驾驭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从而培养并组建一支能够在线授课的“互联网+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长洲区教育局
在平石小学 黄美芳老师的《感恩有你们》一文中,她记录下了学校直播课堂的搭建过程,这样一个简单的舞台凝聚着大家的努力和心愿,幕布由校长亲自挂起。
《别样的英语课堂,难忘的初体验》龙平小学梁玫老师别样的一节英语课。
一节有声有色的直播课,网络名师的探索之路
长洲区教师网络课程试课中五、互联网+,构建教研新模式
借助互联网助力教师全方位成长,开展地区、片区、学校之间开展的教研活动突破时间、距离界限,拓展出了多种全新的教研模式,走进名师的课堂、互相交流经验变得更加便捷。
梧州(市区)小学语文高年段教研活动全市直播中
一个屏幕的距离,链接你和我。
六、不断外延的链接,小网师大舞台
在暑期教师网络公益培训中,龙平小学程超兰老师将在培训中接触到了“我是小讲师网络直播公开课”,被网络课堂中自信大方、博学多才的小讲师所打动,开学后将小讲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了一次,自此就埋下了梧州地区学校小讲师萌芽的种子。
2017年10月21日晚上8:00,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初二、初三学生连线广西梧州龙平小学学生黎漫妍,共同进行小讲师课程,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位“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的课堂,借助互联网,线下线上学生发挥出了更多的活力。
龙平小学学生的“模拟法庭”活动,面向各校直播
倒水中心小学12月12日,龙新小学戏剧进校园文化活动,对外开放,面向全国直播。
龙新小学2018年2月,在“我是小讲师”全国网络直播公开课程中,梧州市三位小讲师向全国各地的师生分享梧州地区文化与特产历史,跨越两千公里的一场京桂连线直播让线上观众如临其境。
不到一年的时间,梧州教育系统让我们看到了行动带来改变。仍记得8月15日在长洲区“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现场推进会上,梧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玮讲话时提出:“锐力教育,有一种精神叫‘沪江精神’;借力沪江,有一种速度叫‘长洲速度’;发力均衡,有一种担当叫‘时代担当’;上海与长洲相距遥远,而沪江的教育情怀使上海与长洲没有距离,学习沪江精神,围绕均衡发展目标,勇敢担当,积极作为,以长洲教育团队的精神与能力,亮丽长洲教育新名片。”如今,梧州教育品牌正因互联网带来了更多可能,本地区在软硬件上的建设,加上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灵魂,正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