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婚姻育儿
中产宝妈如何买保险——看完这篇终于脑子不再浆糊

中产宝妈如何买保险——看完这篇终于脑子不再浆糊

作者: 全小料Gala | 来源:发表于2017-01-24 15:26 被阅读0次

    相信很多80后妈妈跟我一样,都是在生完宝宝后意识到保险对于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出于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们既希望给孩子在极端情况下多一重经济保障、也希望用相对少的花费给孩子更优越的就医条件。但是面对保险,很多妈妈感到头疼,一是眼花缭乱的产品让人无从分辨;二是拗口专业的条款让人无从下手;三是代理人天花乱坠的推销让人不敢相信。我关注的一些育儿公号也曾发布诸如“如何给宝宝买保险”之类的文章,但它聚焦在产品本身的解读,甚至一些技术性细节的比较。看完之后我觉得既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被各种比较弄得更加不知所措。更让人不敢放心的是,某公号在发表一篇科普文后第二天就推出了一款保险的团购,须知保险并不是围嘴奶瓶玩具,它应是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极为个性化定制的产物,这样的“科普+团购”模式不啻有误导之嫌。

    索性下定决心自己研究。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对保险概念我从脑子一片混沌到渐渐明晰,算是有些心得。虽然离专业研究还差得远,但是如果能对处于同样情况的宝妈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也是很好的事了。

    首先,保险的重要性

    这一点对于已经起念想买保险的人而言不用多说,一定是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人处于摇摆当中,觉得保险水很深;交的保费如果不出险就平白打了水漂,而谁也不希望自己真的出险;甚至会偷偷想:万一有紧急情况实在不行卖房呗。我个人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买保险“就是用你10%的钱,来买你剩余90%的钱的平安”,说到底是一桩风险买卖的生意。保险公司把你的风险买过去,你支付相应的货币,只要信息对称、价格合理,就是一桩好买卖。不出险时,你支付的保费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万一出险,可以不为或少为资金发愁,不至于影响家人现在和未来的刚性支出需求。需知卖房也要时间精力的,紧急关头少分点心,就多一点心思在解决主要矛盾上,结局就有可能截然不同。

    请记住,保险公司是金融机构,不是慈善机构。

    第二,被保险人的选择

    只给孩子买保险就够了吗?如果你去咨询某个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他们大多会为你推荐五花八门的保险,从寿险、万能险、两全险到重疾险、意外险、教育金险等等。暂且不说这些险种是否都需要,单是这种理念从一开始就步入了误区。谁是给宝宝付保费的投保人?当然是孩子父母啊。如果缴费期间投保人出现意外情况无力再交保费,这个保险合同会怎样?会失效。想拿回你过去几年所投的全额保费?不可能。严谨说来,交足两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公司才会退还你保单的“现金价值”,具体数字可能少得远超你的想象。再者,如果投保人自身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保险这么简单,这往往意味着家庭经济支柱的倒塌。孩子如果没有保险,尚有大人的收入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大人如果没有保险,对家庭正常生活来说就是釜底抽薪了。

    也许你会说,我可以买有投保人豁免的儿童保险呀!就是投保人如果因故不能继续投保了,这个保险仍有效。我不否认这是一些儿童保险的加分项,但是含有这种条款的儿童保险,首先保费要相应调高;其次仍然只保孩子不保大人,对燃眉之急没有任何作用;再次,很多情况下对豁免也是有严格限定的,比如只适用于意外,不适用于疾病。

    所以要想让保险真正发挥它的保障作用,不要单单指望某个产品,一定要着眼为全家(这里仅讨论父母和孩子,暂不讨论老人的保险问题)建立全面的保险体系。

    第三,家庭保险的架构

    我们都知道保险笼统可分为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两类。人寿保险无疑是应首要考虑的,毕竟只要人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比财险也是保费支出的重头。所以我将主要探讨怎样构建一家人的人寿保险体系。

    无论市面上的产品如何让人眼花缭乱,如何新鲜博人眼球,要提醒的一点是:对于保险来说,并不是新的就是进步的,并不是广告打得响就是好产品。某种程度上甚至恰恰相反。现代保险制度经过好几十年的发展,人寿保险的基本险种已经非常明确和成熟,什么“万能”、“两全”,无非是基本险种的重组并配上响亮的名称以抬高整体保费。前阵子某些万能险闹出的风波已经是公开的事实。我把这样的产品看作金融衍生品,就是那些老百姓不懂、行家不敢轻易碰、用复杂模型做出来的金融产品,已经失去了保险的本来意义。有些中立的保险经纪会说“没有不合适的保险只有不合适的情况”,但对于普通中产家庭的实际操作来讲,这种政治正确的论调没有意义,大家大可直接忽略,根本不用花时间了解。

    于是,我们只在基本的险种中做选择: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1、寿险,是以人的生命为标的,也就是“身故即赔付”,不问原因。由于发生概率相比疾病险不高,故而保费不贵,一旦发生情况,杠杆作用较大。寿险很简单,大致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两种。经过研究,我建议三十出头的中产夫妻一定要买定期寿险,因为这个时期刚刚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加上房贷车贷,至少有25年的时段容不得家庭经济支柱出大问题。25年之后,重要的赡养、抚养、还贷义务差不多结束了,那么这个保险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而终身寿险,因为有避债避税的优势,多数出于传承财产的考虑,兼有遗产的性质。特别对于家底丰厚、容易发生遗产纠纷的家庭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听说某富豪又买了多少亿的保单,指的就是终身寿险。由于保障时间的不确定,终身寿险的保费自然会比定期寿险高,我认为眼下可以先不买,但将来应该还是有买的必要。

    小孩子:发生概率很低,且小孩子没有成人承担的那些义务,可以不买。需要注意的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对未成年人寿险的保额上限做了限定,10岁以内不得高于20万,10~18岁不得高于50万,凡是推荐你购买这个险种且上限高于规定的,都是耍流氓。

    2、重疾险,是以合同规定的重疾为赔付标的的,是“确诊就赔付”。由于重疾发生概率比身故高,在现代社会甚至逐年增高,所以自然是保费支出的大头。而重疾险对于重疾种类、赔付条件会有各种限定,往往也是最让人雾里看花的险种。看了网上无数的防“坑”攻略,经过咨询专业人士并结合自己的需求,我总结买重疾险最需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买分红型、返还型重疾险,请买消费型重疾险。前文提到,很多人既希望得到保险公司在极端情况下提供的保障,又觉得如果不出险自己就白白损失了保费,所以分红型、返还型或储蓄型的重疾险就应运而生,且被广而告之。这类保险的实质就是一份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存款,但保费比纯消费型高出不少。“知乎”上有专业人士做过测算,结论是利率一般不超过3.5%;近期保监会正在叫停保底3.5%的分红型保险,看来这个利率还算是上限了。有理财常识的人都会发现它性价比极低,省下的保费哪怕找个靠谱的P2P,也划算很多。当然,对于缺乏理财能力需要借此强制储蓄的,买买买是你的自由。

    b.一定要买终身重疾险。终身重疾险就是“保到死为止”。虽然这是消费型保险,但在无疾而终的理想情况下,也会有赔付保额(相当于终身寿险的角色)或什么也不赔纯消费的差别,在意的一定要咨询清楚。终身重疾险是越年轻买越好(小孩子下文另外讨论),因为身强力壮时容易核保且保费较低,年纪越大保费越高;且一般50岁之后人家压根不卖给你了,或是你根本买不到合适的保额了。经保监会统计,60-70岁年龄段是出险的高峰时段,三十多岁时买终身重疾险,无论怎样看都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这个险种由于保障时间长且赔付几率很大,所以保费是最贵的。市面上保额50万的,分20年交完,每年保费也要10000+了。不差钱的,可以多买;如果嫌贵,为了调节支出,同时不牺牲保额,建议搭配定期重疾险。

    c.定期重疾险和定期寿险一样,也是和承担家庭义务的时限挂钩。所以三十出头的人可以买30年的,也可以买到65岁、70岁的,看个人情况。保费比终身重疾险便宜很多。

    d.注意事项:不要过多纠结重疾数量,同样的条款,保70多种的比保40多种的贵出不少。但实际上,前25种重疾覆盖了97%以上的常见重疾,都被保监会以固定格式强制写入每个合同了。多出来的那些我不敢说完全用不上,只是你要衡量概率和保费之间的天平了;要买有轻症赔付的,最好有轻症豁免,额外赔付。因为现在健康检查比较进步了,一些重疾在轻症阶段可以查出,在这个阶段就能够理赔比较人性化。且如果查出轻症后豁免后期保费,还不占用重疾赔付额度,就更理想了。市面上这种产品并不难找。

    e.小孩子:不用买终身重疾险,主要是时间太过漫长,通胀已将保险的杠杆作用消磨到最低;定期重疾险一定要买,买到成年为止。未成年阶段是一些儿童疾病如白血病的高发时段;进入成年,人的体力健康值达到顶峰,此时再规划成人保险即可。

    3、医疗险,是对生病就医时发生的费用的报销。对于大人来说,如果单位福利较好,除了社保还会有补充医疗甚至其他团体医疗险的话,这个险就可以不用买。况且一般的疾病,住院花费都在中产家庭可承受范围内。我就没有给自己和先生购买这个险种。

    小孩子则不太一样,除了年纪小免疫系统不成熟,加之容易磕碰受伤,以及相关保障没有父母那样健全,所以还是有必要买的。这就回到了很多宝妈买保险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孩子好的医疗保障,甚至在三甲医院国际部、私立医院等地方花钱也不会缩手缩脚。我也是最先咨询的高端医疗险,经过了解,我发现高端医疗险多数是跨国大公司承保,保费大多几万元一年不等。纠结了一阵之后,我还是决定买一般医疗险,100%赔付、不限社保用药、无免赔额、一年赔付上限20万的,保费不到1000元。做此选择除了顾及高端医疗险不菲的保费之外,也是考虑了北京的医疗资源和自己的就医习惯:如果是感冒发烧的小病,我会就近带孩子去私立医院,一方面避免过度医疗,另一方面小病重在家庭护理,即便自费也可以承受;如果是复杂一些的疾病,自然还是信赖儿研所、协和这样的三甲大医院,那么普通医疗险足矣。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所有医疗险都是一年一签,如果前一年出险,后面可能被拒保,所以应选择“保证续保”的产品;仍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抬高保费,这是没办法的。只能持续关注,希望遇到更好的产品。

    4、意外险。购买这个险种,我选择综合意外险+临时出行意外险的组合模式,前者包括了对各种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伤残等情况的赔付,一年一签,保费1000元以内就能买到不错的保额;而临时出行由于时间短、保障单一(如仅保航空意外)、地点单一,往往几十块就可以买到好几百万保额,随手买的事何乐而不为?

    这个保险大人孩子都可按上述策略操作。

       总结一下,我的家庭保险体系大致如下:

    中产宝妈如何买保险——看完这篇终于脑子不再浆糊

    第四,保额的确定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专业人士都提到保额“一定要买够”这个概念。比如定期寿险,要考虑家庭贷款金额及还款年限、家庭年度开支等因素。举个例子,一个家庭有300万的贷款,分20年付完;家庭年度开支10万元。那么家庭支柱的寿险至少应该保20年,保额是300万+10万*20年=500万,这个额度可以夫妻二人共担。这种计算方法旨在填补家庭支出缺口。又比如重疾险,考虑到被保人一旦罹患重疾可能必须停止工作、失去收入,且一般医学上有“3年/5年生存期”(即癌症根治术后,3年/5年内复发概率较高,5年后极大降低)的说法,故而保额应为3到5年的年收入总和,这样可以安心治病。这种计算方法旨在购买宽松的康复条件。

    而医疗险和意外险的保额计算则没有某种固定计算方法,自己觉得够,就可以了。

    上述计算方法我基本认同,毕竟人家不是拍脑袋,而是有理有据。但这只是跷跷板的一端,而另一端就是你的预算。相信每个家庭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保险需求后,都会给出一个心理预算,有人愿意花年收入的20%,也有人愿意花年收入的5%,这都无可厚非。我自己的建议和做法是,先买理论额度的1/3-1/2,以后再逐年增补。因为过两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变,更好的产品也可能会出现。但切记不要等太久,年纪越大要承担保费越贵的后果(而且我们也说过50岁左右以后买重疾险就很困难了)。给自己一个缓冲,让自己的保险架构逐步完善。

    第五,产品的选择

    这一点是很多保险科普文特别聚焦的一点,反倒是我觉得最不用纠结的一点。保险产品成百上千,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实在没有精力和必要一一了解,那么如何找到合适自己的产品?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就够了:

    第一,首先要了解保险的基本常识,并匹配自己的需求。这篇文章就是希望能够给你一些这方面的借鉴。第二,不要抗拒保险经纪。事实上,如果你有准备地去咨询,明确告诉他我想买多少保额的什么保险,你只需给我推荐合适的产品以及提出合理的建议,我想他不敢轻易地“坑”一个明白人。第三,不要选择个体的保险代理人,如你朋友的婆婆或你老婆的弟媳,他们多是为某个产品代言而不是为你代言;应该选择中立的保险经纪平台,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平台一手托客户一手托保险公司,能够快速地在众多产品中检索出匹配你的产品,既高效又便捷还比线下销售便宜;还有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帮助理赔。如果你还不放心,多找几个平台,对比他们给出的产品方案,择优而定。

    结语:需要重申的是上述心得是我以自己这样的普通家庭为样本做出的,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虽然自觉本文一定会有疏漏和不严谨,但仍然希望能给面临同样困惑的80后妈妈们带来一些启发。相信大多数姐妹既不甘心满脑子浆糊地去买保险,也不会去钻牛角尖式地研究产品。希望这篇文字能够做到适度解读。毕竟,保险只是我们对冲生命中可能出现风险的一种金融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珍惜生命,好好生活,这也是给孩子最大的保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产宝妈如何买保险——看完这篇终于脑子不再浆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iz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