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钢结构中,各种不同性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不同,并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常对焊接性差或较差的金属材料采取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措施。
【预热】
焊接开始前对焊件进行全部或局部加热的工艺称为预热,按照焊接工艺的规定预热需要达到的温度称为预热温度。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钢性不大的低碳钢,强度级别较低的低合金钢的结构一般不需要预热处理,但对焊接厚板或刚性很大的以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或有淬硬倾向的焊接性不良的钢结构时,需焊前预热,特别在冬季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焊接时,需要进行预热。
【后热】
焊后立即将焊件保温,或加热到150~250℃的范围内使之缓冷的工艺措施称为焊后加热,简称后热。后热可以减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避免焊件形成淬硬组织及使氢溢出焊缝表面,防止裂纹产生。对于冷裂纹倾向性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料,可采取消氢处理,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加速溢出,大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中的氢含量,以防止产生冷裂纹。后热的加热方法、加热区宽度、测温部位等要求与与热相同。
【焊后热处理】
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焊后热处理。它是将焊接好的工件,整体或局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或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软化淬硬部位的组织,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稳定结构的尺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