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程讲了四种层层递进的方法, 简单平均、贝叶斯推理、动态加权、极化 。
一、简单平均
笔者举出了豆瓣给电影评分,采用的就是简单平均的方法。这种办法很靠谱,只要数量够大,投票相对独立,那么结果就会超过个体的判断。
评分当然可以不只是评分,可以大得多。可以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比如给电影打分;可以是对将发生事件的预测,比如民意调查;也可以是决策的扳机,比如你得分超过某个阈值就采取相应行动。
评价、预测、决策,三位一体,来自对群体智慧的聚合。找到正确的聚合方法,你就找到了撬动群体智慧的杠杆,能够撬动一切。
二、贝叶斯推理
豆瓣的简单平均法简洁但远不完美。比如有两个人给一部电影打5分,平均分5分;而另外一部是1万人打分,平均4.9分,这种情况怎么办?数据就不够权威。
另一种算法就比较好了,叫贝叶斯推理。简单来说,它给出了一个标准数,类似于基数,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数据有新了解在进行更改。
比如,我第一次跟你见面,我不了解你,对你一无所知,但是我对人类有点了解。我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好人和坏人三七开,七分好三分坏。那我跟你打交道,我就假设你也是三七开,我们在一起聊了一个小时的天,我给你多打一分,就变成二八开了;我们共事的一年,我觉得你特别棒,就变成一九开了。
三、动态加权
人人都有话份,在决策流程中都能发言参与,在发言资格的意义上大家是平等的,但彼此的话份就有差等。
有人水平高,决策效果的历史表现好,他们话份就大,反之话份就小。决策如果有意见分歧,则按“不同意见×话份”来解决分歧。 每次决策都有记录,根据决策效果反馈,随时更新每个人的话份。
每个人的权重不同,还是电影打分,水军跟观众就不同,观众和专业点评也不同,给更专业的人加权,这就是新的算法。
四、极化
对加权平均后形成的预测结果,再做一道加工:极化(extremize),将预测结果往100%或者0的方向推。
举个例子,特朗普能否连任美国总统?如果预测者加权平均后的预测概率是70%,那就把它上调到比如85%;相反,如果预测值是30%,那就把它下调到15%。
极化就是要捕捉这个自信:如果是乐观预测,极化会输出一个更乐观的预测;如果是悲观预测,极化会输出一个更悲观的预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