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幼儿园,正好是孩子们到幼儿园的时候。此时已经8点半了,还有很多孩子才来。小学中学已经上课,而家长应该都到了上班的点。幼儿园相对晚点了。
有几个女性在幼儿园门口外聚在一起聊天,应该是孩子的家长。看样子她们不用上班,或者倒班休息的。
我有个朋友作为家庭主妇,很爱喝茶,神兽送去学校后,她就召集几个孩子家长到她家喝茶及做点心,享受生活乐趣。
送孩子来的看着有不少老人。一个老人自己推着两辆连着的推椅车,送双胞胎女孩来上幼儿园。家和幼儿园都在小区里。小区再怎么大,距离也不远。可是孩子还要推来,两三岁孩子都不肯走路吗?
此时一个男孩子大声哭喊“我不去,我不去。”
老师硬从家长身上抱过来,另一个老师拿过书包。
这让我感觉妈宝男就是从小时候宠出来的。
倒是另一个女孩一路小跑,到她的老师旁,恭恭敬敬地叫:“老师好。”
“靓女来了。”老师回答。
晕,老师这话说得太世俗。
这个幼儿园有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基本每天都在门口迎接孩子。
“孙益阳来了呀。”“晓薇来得好早。”“玲子很棒哟。”“甜甜今天顶呱呱。”虽然是男生,柔柔的声音在欢迎着孩子们。
我很佩服他,都记得很多孩子的名字。
男生能学幼师专业,到幼儿园工作很不简单,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社会偏见,觉得男孩子整天跟孩子打交道没出息。可是社会又非常需要男老师。
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一般不愿意自己的男孩子去读幼师。可是如果是有小娃的父母,又希望幼儿园有男老师,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男娃跟着男老师学习,从小培养男子汉。
在我看来,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国内很多家庭,从孩子出生就请月嫂,保姆,老人,一帮人围着转,如果母亲没有奶给孩子吃,孩子的吃喝拉撒甚至和父母没什么关系。
老人不帮忙,年轻人就有微词。还会暗暗有这种想法,你不帮我带娃,你老了我不养。
小家庭中,母亲管孩子比较多。父亲这个角色相对比较弱化。一些母亲为家庭主妇,父亲觉得男人以工作为主,孩子就不大照顾。容易让孩子成长教育有所偏失。
孩子的成长往往还会出现这些问题,比如有些父亲特别宠女儿,女生就相对娇气。男孩如果能跟父亲多点,成长会更好,如果跟母亲多,容易产生妈宝男。
父母的整体素质影响了孩子。曾经看到几个小学生在一起玩耍,一个男生嘴里就动不动粗口话“妈的,妈的。”父母如果在语言方面不注意,孩子很快就学上了。学坏真的很容易。
为什么现在特别讲究学区房。不是没有学校读,是好学校少。好学校不光是老师教育怎样,当然这很重要,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的氛围和孩子的生源很重要。
娃娃要从小教育,父母是第一老师,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要用心去爱护和培养孩子。
学校的老师很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需要好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