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又一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曾经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但是经过了短暂的繁荣之后,泡沫迅速褪去,如今,行业巨头京东的无人货架也正是宣布撤退。
据悉,京东到家已经停掉无人货架项目京东到家Go,深圳货架由饿了么接手。京东到家方面向媒体表示,近期对Go无人货架项目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聚焦公司的零售主营业务,但未直接说明是否关闭了无人货架项目。不过,对于裁员一说,京东到家则予以否认,表示内部提供了转岗机会。
历史回顾
京东到家Go无人货架于去年11月正式对外运营,其“内容”品类非常丰富,整合了包括沃尔玛、永辉在内的数万家优质商超资源,连接京东的供应链体系,做到快速响应深度协同。
用户可以在楼道、电梯口、社区、商场、加油站、娱乐场所、培训机构等场所或场景看到京东到家Go无人货架的身影,并只 需通过人脸识别和重力感应进行购买需要的商品,扫码付款-开门-选品取货-关门,方便快捷。
泡沫破灭,京东重回业务重点
无人货柜的定位是「新零售」产业,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结合。无人货架在一二线城市办公楼大量铺开,目标群体是白领,而事实证明,这种消费场景并没有让无人货架生存下来。加之,2018 年年末,互联网行业笼罩在“寒冬”阴影下,无人货架行业的衰落也在意料之中。
而对于长时间待在办公室的上班一族,无人货柜并不是唯一消费选择。大规模铺设无人货架,运营维护成本高,但盈利模式不明朗,这种情况下,资本的撤离是必然的。
砍掉了无人货架业务的京东到家,运营重点又回到了“达达配送”上,涵盖了各大生鲜商超的配送业务,一直是达达-京东到家的核心支撑。今年 618,京东到家启动线上线下联动,当日销售额达到了去年同期的 5.1 倍。
行业盈利困难
表面上来看,无人货架虽然光鲜,但是实际盈利很困难。无人货架主要是在2016年-2017年逐渐进入了商场、写字楼、社区,而被人们所知道。它是一个新行业,其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期,市场也还未真正接受。
在此之前,传统的便利店、连锁超市等传统零售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近几年,传统零售受到互联网+新零售的冲击,不过它们大多数还是有其生存的本领和存在的价值。
传统零售店大多数都开在以居住为主的社区附近,依靠品类多、便利性、低价等优势而深得社区人民的喜爱。当然,一些商圈也有不少传统零售店及小型的连锁超市。而新入局零售市场的无人零售店,大多数都没有传统零售的经验,光靠互联网的打法,短期内很难改变传统零售“低价+便利”的本质。
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类和低价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和传统零售店相比,无人货架的品类主要是饮料、零食,品类少,消费者选择非常有限。而传统零售店品类齐全,除了各种各样的零食、酒水,还包括香烟、牙刷牙膏、毛巾、碘酒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传统零售店的价格也低于无人零售。比如:一般传统零售店的矿泉水、饮料一般分布是1-2元与3-5元,而无人零售却是3-4元与5-8元,两者价格相差太大。而且由于无人零售价格高,消费频次少,产品容易出现过期的情况。尽管客单价不高,但对于理性的消费者而言,非常在意。无人货架不仅不受到消费者待见,而且从自身的角度来看,运营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纵观近2-3年来的发展历史,无人货架行业已经从传统的靠融资粗放式发展的1.0阶段,进入大玩家们不仅要靠资本补血,还要靠大数据管理精细化运营的2.0阶段。未来,这条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很多坑要填。所以,此时京东的即刻止损,也是明智之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