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脑康心理专科提供
昨天,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条家长的留言,大概意思是:
孩子主动要求去医院检查,确诊出中度抑郁,想了解诊断准不准确?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虑,是觉得孩子“生活中感觉挺阳光的”。
这位家长的怀疑其实是能够理解的,在“网抑云”盛行的风气下,的确会有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希望获得抑郁症的“标签”来引得他人的关注。
但是,也有很多孩子确确实实是正处于抑郁症的痛苦之中,只是由于并不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所以难以表露出来。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是否正常,以及该如何正确地帮到孩子呢?
01.
抑郁症会误诊吗?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它并不像骨折、蛀牙一样容易识别,因为是有可能会被误诊的。
但是,抑郁症的误诊概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
抑郁症的诊断流程是十分严谨的,医生问诊、量表筛查、常规辅助检查、专科专项检查等都将成为我们确诊的依据。
此外,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和典型症状:
①排除躯体疾病
首先要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区分物质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心电图、脑电图的检查都要安排上。
②病程、持续时间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③生理症状
心慌胸闷、眼干口干、头晕头胀、背痛肩痛、肌肉关节痛、胃痛恶心、身体异样感等。
④精神痛苦程度
情绪状态上(社会事件中问题的关键点、原因和严重程度)和心理上的内心冲突。
⑤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可控性)
是心理学范畴对变形冲突的评判,如轻微妨碍学习,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等。
只有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流程后,抑郁症才能够被确诊,即便是存在误诊可能,但也能说明孩子当前确实是存在抑郁情绪,这都应当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
02.
如何解读“难以识别”的抑郁症?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解释明明孩子看上很正常,却被诊断出抑郁症的现象呢?
其实,人们对自己抑郁的一面,往往并不会轻易让别人,甚至是让家人、朋友看到的。
家长们也可以扪心自问,当自己很难过、很痛苦的时候,愿意让另一半、孩子知晓吗?
会一不高兴就向父母呈现出所有的失败感、软弱无力感、无自我价值感吗?
此外,在《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中,18-25岁受访者认为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为:
原生家庭矛盾的不可调和,和学业职场竞争下对自己感到失望。
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孩子的抑郁症问题往往就出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或是难以改变的学习竞争压力,这也会让孩子不愿和家长沟通,因为他们会认为即便是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03.
孩子患有抑郁症该如何治疗?
孩子如果真被诊断为抑郁症,下一步该怎么办?
抑郁症诊断的本意,是方便对症下药,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抑郁症一般的循证治疗方案,按轻重缓急,药物治疗治急,心理干预治本,当然最好是两者合并使用。
抑郁症的心理干预也有很多治疗方法: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是一个比较有循证结果的心理疗法。
旨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问题发生的外部环境影响,和他内心认知行为上的因素。
如果抑郁问题和家庭矛盾关系较重,治疗选择可能是家庭治疗。
当孩子的情况是跟家庭关系,尤其是当父母的依恋关系,有比较大的困难时,合适的工作模式是,包括适合地让家长父母也参与咨询治疗,改变家庭的氛围,促进互相了解,去调整达到长治久安。
而药物治疗的功能,一般是快速稳定情绪,以防孩子出现过激、有危险性的自杀自残的举动,或者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根本没有办法做比较理性的认知的概念与探讨的工作。
在药物治疗的使用上,我们需要知道,心理科的药物,起效时间有长有短,从几天到一两周才起效,都是很常见。
在这过程中,因为人体大脑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有可能开始时需要时间去适应,有些过渡性的副作用。
有时可能因为要快速稳定症状,尤其是对较重、有自杀自残风险的求助者,医生可能会先加重一点剂量,让孩子快速把情绪稳定下来,以确保生命安全。
在这个情况下,过激的念头被药物稳定下来,但是精神活跃度,可能也相应下降了,在这个局面上往往是两害取其轻,保障安全排第一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