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flomo的产品介绍里的一段话:
而大多数笔记产品都忘了,能成为作家的人少之又少,而需要思考的人却越来越多
相比如何组织知识和写出文章
我们多数时候缺乏的是持续不断地记录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写书评,也一直在使用卡片笔记法中的“项目笔记”,例如把微信读书上一本书的所有碎片笔记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不过单用“项目笔记”,视野仍然不够开阔,没有将笔记的优势做到最大的扩展。
一定有许多人,跟我一样,或多或少地用着一点笔记写作法而不自知。不过,读完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你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从而精细化打磨自己的笔记技能,写出更多有洞见的文章。
(一)39岁考博的德国社会学家
关于本书作者申克·阿伦斯(Sönke Ahrens),中文网页介绍的不多。大多都是告诉读者,此人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博士。他教授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士关于管理时间、决策和个人成长的课程。
亚马逊上卖的他的书不仅有各种语言版本的《卡片笔记写作法》,还有《实验与探索》、《教育、自然科学与技术》。想要知道更多关于作者的信息,恐怕还得想些“歪门邪道”才成。但是我的目的本不在于此,而在于书本身,因此暂时打住,不再继续花费时间。
但是关于尼古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百度百科里就有少量介绍。卢曼是德国当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社会系统论”。他以建立一种普遍社会理论(a universal theory of society)为目标,理论横跨许多不同的知识领域。
卢曼出生在1927年德国,是一个啤酒厂主的儿子。1944年,年仅17岁的卢曼迫不得已去服役,并于次年被俘。1946年,原本生长在远离政治的家庭氛围中的他,却突然决心致力于法律研究。可见那段战虏经历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并且我怀疑,他后来从事于社会学研究,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社会变动的一粒灰尘,降临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都将是不可承受的剧痛。
他做着公共行政法律事务方面的工作,但却在下班后沉迷于自己的学术兴趣。等到成家生子,他才越来越清晰地发现,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公务员职位不适合自己。他也不愿意加入党派,放弃思想的独立。因此,他利用休假年去了哈佛大学深造,之后设法转到某学院的一个研究所工作。
在研究所里,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正式组织的功能与后果》(1964)。1966年,当时已经39岁的卢曼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以及大学教职,从此开始了作为社会学家的生涯。这在国内可能算是比较稀奇的事,但在国外恐怕并不鲜见。
此外,他通过卷帙浩繁的阅读所积累的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以及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卡片收集工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来,只要足够热爱,真的干什么都不算太晚。就像那句流行语所说的,“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二)卡片盒:卢曼VS纳博科夫
通过这本著名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我得知了一个全新的德语词汇:Zettelkasten(英语slip-box),即卡片盒笔记法。
Zettelkasten是由16世纪瑞士的博物学家Conrad Gessner提出的,主要用于知识管理。所以卢曼并不是它的发明者,只是充分利用了一个好方法的人而已。正是用这种方法,他一生建立了大约9万张索引卡,出版过70余本书和400篇学术文章。
卡片盒笔记法简言之,就是将知识和自己的体会、感想等记录成一张张实体或电子化的卡片,并为之编码,加上标记或者说标签(Tag),从而在卡片之间建立起双向链接,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打破了知识之间的界限,更利于形成创见。
卢曼的卡片笔记分为三类: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但永久存放的只有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后者不难理解,但对于文献笔记,我还想知道的更多一些,虽然不写论文的人似乎不是很有继续深入的必要。
首先,我想到,微信读书里面导出的笔记就很像文献笔记的形式,因为每条笔记下面都会标明是出自哪本书的哪一个章节,相关原文摘要。
其次,书里也已经提到适合文献管理的工具:Zotero。为此我特意下载了这个软件以及浏览器插件,准备和Obsidian结合起来一块体验。
在卡片盒概念的基础上,本书还提供了撰写论文的详细步骤:1.记闪念笔记;2.记文献笔记;3.记永久笔记;4.整理永久笔记;5.自下而上发展主题或研究课题;6.按照内在逻辑建立结构;7.整理大纲,写成初稿;8.编辑校对,完成论文。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适用的范围很广泛,适合各种职业人群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
说实话,虽然本书强调的是非虚构写作适用,但我一直认为,卡片写作法其实也很适合虚构作品,顶多稍加改变,也许只要简化一下就好。
序言里提到的纳博科夫卡片法,就是在基本的小说框架里,运用记录卡片的重新组合,拼接出一部作品。两种卡片法异曲同工。
你完全可以将片段的灵感与成品放在卡片里,没准日后也能找到其中的联系,让这些素材共同参与进入你的大作。
(三)读写工具箱
作者说,我们用来阅读和书写的有四种必备工具。工具不能少,但也无需太多,所以我们有必要做番梳理,因为卡片盒笔记法的核心理念就是:“专注于事情的根本,而不是把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
首先是书写工具,备注是纸和笔亦可。但我严重怀疑,现在除了小学生和中学生,用纸笔写字的还有多少人。大部分人都转战电脑和手机了。这点当然有利有弊,但是好处之一也是,利用相应的工具如软件、app、小程序等,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这种古老的东西变得更加灵活多彩了。
其次是文献管理工具,如Zotero,Citavi或其他。这些工具都比较专业,适合做学术、写论文之用。
再次是卡片盒,可以是纸质或应用程序。纸质的我个人不太推荐,虽然说至少有护眼的好处,但电子时代还是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后者有许多相关应用,如我们之前提到的flomo等,用起来相当简单流畅。如果还想要更加复杂和专业一点,Obsidian恐怕是最优选,值得认真学习。
最后就是编辑工具了,如Word、WPS、LaTex等。最后一个牵涉到Markdown,也是写论文更合适,其他的不需要过多解释。个人认为,如果只是做笔记,离开这一项也没有关系。因为许多相关应用都是自带简单的编辑器的,至少可以完成最基础的编辑排版等。只有在最后形成长文时,才有必要用到更专业的编辑工具。
所以这四个工具看下来,第二条普通人不写论文,几乎用不着;第一、第三都只需一个应用即可满足;需要输出完整的文章时,再用第四个几乎人人电脑上都默认安装的工具。
(四)宝藏APP:浮墨笔记(flomo)
很多知识管理工具都是基于这一卡片盒原理的,比如The Archive、Roam Research、Obsidian、Zettlr等等。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似乎是浮墨笔记(flomo)。一打开这款app,我就立刻被它简洁舒适的界面吸引了,就像曾经对Evernote一见钟情一样,对于此类设计风格毫无抵抗力。
但是因为手机存储空间有限,对于新的app我一直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究竟是否还有必要多装个flomo,是需要一番考量的。
有人说,flomo只是一个普通的笔记记录工具,你随便用一个其他同类工具就可以替代它。的确,我在使用之后也发现,浮墨笔记的标签功能、记录功能,自己用惯的印象笔记就可以满足,似乎没必要纠结于做笔记的具体工具,只需要琢磨如何将现有工具更好地利用起来就足够了。何况因为国内上网环境的问题(你懂的),某些国外流行的应用未必很好用。
可是,现有工具真的就能更好地利用起来吗?恐怕不容易。
Evernote闲置了不少时间,端口受限(免费版只能授权给两台设备使用)不说,启动还贼慢。并且存储在里面的信息,也没有重新打开看的欲望,除非是最为急迫的稿件需要用到。
Flomo尽管很普通,但也正是因为它太普通了,小巧轻便,启动迅速,反而特别好用。相比于手机自带的便签APP,它的软件和网页端也可以即时同步,避免数据丢失。(记得之前我也喜欢用手机自带的app随手记录,直到有一次可能因为换手机丢了便签,上面的信息就再也找不到了,此后再也没碰过这种自带便签簿。)
此外还要多说些题外话,真的是墙裂推荐这个精巧可爱的APP。因为只有16.8M,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占据宝贵的手机内存。
https://v.flomoapp.com/register/?MTA3NzM0Mw
通过上面这个邀请链接下载注册flomo的,可以免费得到28天会员(自己下载注册只能获赠14天),同时我也会获得7天的会员。
此外,已经注册的,只要仍在3天内,也可以通过输入这个邀请码:MTA3NzM0Mw,得到28天的会员。不过要注意的是:只能在网页端兑换邀请码哦!
(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具体方法看这里:http://help.flomoapp.com/membership/gift.html)
当然,这个APP是免费就能使用的,不花钱影响不大,会员版只是功能稍微多一点。即使买会员,也是大多数人都能承受的价格。
(五)想法不发布=没想法
书中这段话令我品味了半天:
“有了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就等于没想法,而无法重现的论据也根本算不上论据。如果想把一个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就需要把它写出来,供人们阅读,以此传播下去,否则这个成果没有任何意义。”
线上线下,我一直佛系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说日更了,就是月更也不能保障。甚至最近一年,写的比发的多,连发都越来越懒得发了。
倒不是因为缺乏反馈而枯竭了动力。我一向反感商业和套路写作,讨厌写作的各种条条框框,除非这种文字的报酬足够有诱惑力。那些我不能作为个人作品发在网上的,为了讨生计而写的文字就是这种。所以,好不容易可以自由书写,即使未必有多大价值,也还是乐在其中。
然而有时间写,照样没时间发——理由永远都是没时间。可是你尽管有你的理由,如果你的想法无人知晓,那就相当于没有过想法,一切都了如烟尘。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自省过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科学地及时发文。
首先,我想的是如何让文章在多个平台自动同步,最好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但是好像很难全部覆盖到。所以几乎就没有什么捷径,最有效的方法也只能是把所有平台全部打开,统一发布,按不同平台的要求,分别微调格式及图片。
其次,既然没有什么省力的方法,那就制定好最优顺序和流程,尽可能快地发布文章,然后默默等待书里多次提到的“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
百度上说,这是一个社会动力学的名词,“用来描述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至一个足够的动量,使它能够自我维持,并为往后的成长提供动力。”但其实联系上下文也能猜出个大概,在我看来还包含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意思。
(六)不建议抛弃的概念:GTD & SQ5R
“写作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过程”。作者建议我们先大量输入,再找到想写的主题。不过不管是大量输入还是输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当我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开始整理输入笔记,实践Zettelkasten的时候,又想起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必要性来。
以前经常听到或看到GTD这个词,以及各种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但后来人们似乎又学会了反思这一工具的不足。其实有用没用,还是要看上下文语境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去合理运用。
对于我这种缺乏连贯时间的宝妈来说,记录下来所有要做的事,科学地安排时间以便于执行,是自己每天几乎都要去做的。事情不多,就在心里计划好;事情太多,就写在纸上,列好优先级。如果是长期而艰巨的事情,最好能培养成一种习惯,比如安排每天的某个固定时段,专属于阅读或写作。习惯成自然,也不容易忘记。
虽然每天的to do list施行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却也是我离不开的一种早已内化的方法。
书中所谓全神贯注于每一项任务——倒不是说你必须被绑在凳子上,连续多少个小时地奋战某项工作。我的理解是,你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随时捡起一项未完成的任务,排除一切干扰,直到努力完成它。
不过各种事情都是永远做不完的,想要全部尽善尽美地解决,以彻底清空大脑的概率总是很小,但至少可以确保短暂的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地提高做事效率。
比如我发现,头天晚上提前写好第二天的读书打卡,第二天就要轻松许多,也更能专心地享受纯粹的阅读乐趣。
此外,书里提到的SQ4R(比SQ3R多一个R)学习法其实一直贯穿在我们的读书行为中,不能全盘否定——浏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修订(Revise)、复习(Review)。现在的SQ5R还多了一个反思(Reflect)。
(七)存储越难,记忆越久
作者认为,认真书写永久笔记,利用反馈循环的模式,可以推动工作前进。这让我想起书开头卢曼的金句:“不写,就无法思考。”
其实我还想补充一点:不光是写作,阅读本身也是可以引发思考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思绪万千。即使是走神,也会就此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哪怕不是好书,也一样会想到许多。
读好书可以让你收获良多,但是读不好的书,如果你能去主动思考不好在哪里,同样是一种学习和总结的过程。正如斯蒂芬金说的那样:“你拿起来读的每一本书都有教益,通常写得不好的书比好书教益还要多。”
但是只是阅读并不能产生任何洞见。整理你的闪念笔记到永久笔记,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成为文字并发表,如此不断反思、重复这个过程,才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卢曼在读书时,手里总是有卡片,边读书边在卡片上记录自己的想法,并在卡片背面写上书目信息。但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写出来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卢曼会在读完书之后,再次翻阅自己做过的卡片笔记,思考这些东西与自己已有的卡片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
这也是许多人都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卢曼一样,思考手里的卡片与已有卡片盒之间的潜在联系;当打算写下一张永久笔记时,不妨提前想想,这张卡片和你之前的卡片有何联系,或者说对你的研究和已有积累有什么帮忙和意义,它为什么能引起你的兴趣。这样做可以避免你做无用功。
这样的读书过程肯定是不轻松的。阅读不再是纯粹的消遣,然而存储越困难,越不容易忘记。我们也更容易记住自己已经理解的东西。
而且,作者还提醒我们,只有坚持做卡片盒笔记才算刻意练习,划线不是,背诵也不是。
“与其反复读一篇文章,你还不如去打一局乒乓球。事实上,这很可能对你的帮助更大,因为运动有助于将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另外,运动可以减少压力,这是好事,因为压力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抑制学习过程的激素。”
此书注释里也说过,“大量证据证明睡眠有助于记忆。”我怀疑也是出于类似的原理。所以,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从而保持头脑清醒也很重要哦!
(八)“文章不厌百回改”
有意思的是,当我读到作者经常另建一个“XX剩余部分.doc”的文档,然而再也不会去看这些删除的东西时,不禁会心一笑。因为这也是我经常会做的事情。修改总是很痛苦,辛苦码出的字也不太舍得彻底删除。但是心里却明白,好文章都是一遍又一遍改出来的。我不懂心理学,只是本能地避免这一过程太痛苦。
正如书里举的海明威的例。他将《永别了,武器》结尾改了39次。碰巧这本小说我在N年前翻过一遍,非常喜欢他的文字风格。虽然故事情节大多已经忘记,但那个看似平静其实悲伤的最后一句,居然过了这么多年都还历历在目!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
在《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亨利把护士赶出了病房,关了门,灭了灯,独自和石像一般的妻子尸体告别。“过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一种绝望与幻灭的感觉久久无法散去。
经典的杰作里面总有金句令人念念不忘,例子太多了。而这些金句常常也是作者殚精竭虑,搜肠刮肚,几经修改才定稿的。可见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修改环节有多么重要。
作者说,在修改时要采用批评家的态度。个人的体会是,虽然对于自己写过的文章,我会尽量以读者角度去查看和修订,但是想要真正做到完全客观,可能还有一些困难。
那些大的修改或者说真正较有价值的修改,反而是在我脱离了文本之后,脑子里突然会想到的,犹如灵感乍现。当然了,这个体会也比较符合书中的观点:一些人往往是在心不在焉的时候找到问题的答案。
并且,重新审视作品的时候,最好是把文稿打印出来。当年还在职场,工作时进行校对,颇能体会到纸张阅读的好处,但是在家就没那么方便了。曾经买过打印机,因为觉得搬家碍事送人了,也不想再添一台占地方。好在某宝打印也不贵,偶尔有长篇可以考虑。
(九)阅读:功夫在“写”外
书里拿卢曼的高产与一位作家对比,“卢曼写了58本书和数百篇文章,而特罗洛普写了47本小说和16本其他书籍。当然,这可能与卢曼在早餐后也做了一些工作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卡片盒,卢曼卡片盒就像是复利投资,而特罗洛普的技术就像是储蓄罐。”
但我认为,储蓄罐的说法未必有多确切。因为如果靠勤奋去写作,而非全部靠天赋,那么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类作品,功夫其实都是在写外的。
写之外需要下不少功夫,比如徐则臣写《北上》,自己就走了一遍运河,了解了许多运河有关的历史和资料。毕飞宇写《推拿》,也是深入盲人群体。号称二流作家的毛姆,也总喜欢生活在他处,倾听和观察不同的人。……
因此重点都是卢曼“在早餐后”做的那些工作。本书书名后缀就是“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我认为前者需要花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后者。因为只有大量输入才会带来一小部分有价值的输出。
然而,只会不断阅读和记录卡片笔记也是远远不够的。
这本书一直在提醒读者,为什么许多许多人都知道了卡片盒笔记法,却成为不了第二个卢曼。
卡片笔记写作法可以帮助你积累和整理素材,助你写作,但它不能帮助你选择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方向。本身你读的书就塑造了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不爱思考的人,用什么工具区别都不大。此外,海量阅读,30年的坚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当然还是那句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除了阅读和记录,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思考了。
查理·芒格也说:“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只记住了一些孤立的事实,并试图硬凑起来使用,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任何事。如果事实不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那么你就无法将它们派上用场。”
记录了永久卡片,还要记得时常将它们翻出,找出明确及潜在的联系,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建构起个人知识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用,才算是对知识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掌握。
(十)总结:找到个人专属Zettelkaste
刚说要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但我还是从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中获益良多。而且这本书的价值还更在于书外,你只是读完了文字,而实践其中的方法,哪怕只是研究几个相关的软件、app,还另有一番功夫要做。
知乎上看到有人将kindle、微信读书和Flomo、Evernote联动了起来,就是用kindle浏览器看微信读书,将微读中的划线及点评通过flomoplus的小程序,直接导出到flomo中,还可以将Evernote作为一个数据仓库,整理好之后再发到flomo作为永久笔记。
不过,对于用惯了Evernote的我来说,感受却是逆向的:flomo的轻巧流畅更适合碎片化的随时记录,可以在整理后将其输入Evernote,方便搜索、保存和发布。至于微读点评的导出,我也更喜欢Evernote中错落有致的格式。
因此,读完这本书,我也得出了个人化的阅读和书写流程:短篇的素材及灵感放入flomo,处理后放入Evernote存档;长篇的素材直接放入Evernote保存或编辑。
听说Obsidian的插件memo也可以实现flomo的功能。只是我发现技术盲挺难实现Obsidian在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同步,因此决定继续愉快地使用flomo作为闪念卡片盒,哪怕只是出于纯粹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