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说赵文卓版的霍元甲完全没有爱国情怀,只是说,这个版本的大侠霍元甲明显更偏重于家仇,至于国恨,虽然有,但是并不那么浓烈,而且表现的还比较刻意。
首先,这版大侠霍元甲以谭嗣同的事件为破题,可以说起点非常高,家,国,天下一下子就联系起来了,可以说这种做法非常巧妙,也非常聪明。本来,编剧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本剧说不定可以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我们似乎过分期待编剧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编剧明显没有发展国和天下的意思,把心思和重点全部放在了霍元甲的家仇上。灭门,诬陷,迫害,牢狱之灾,还痛失爱徒,一次又一次,几次三番,霍元甲终于忍无可忍,提枪上门,将迫害自己的鹰四一伙全员歼灭,观众终于吐了一口怨气。
可以说,这是观众最畅快的一次,然而,这已经花去了本剧大半部分篇幅,这明显已经偏离了重点。我们喜欢霍元甲的原因是什么?霍元甲的高光时刻又是什么?
创立精武门,强健国民体质,改变武林陈旧的风气,摒弃门户之见,打败外国大力士,扬我国威,打破外国人对中国人东亚病夫的污蔑。这一桩桩,一件件,才是最能体现霍元甲情怀的事情,才是本剧最应该着重描绘的地方,然而,编剧和导演似乎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剧情始终围绕在霍元甲的家仇上。
父亲兄长的仇报了,又制造了一个孙无疾的仇恨,然后又是弟子的仇恨。至于爱国情怀,在本剧中已经被无限的弱化了。跟日本人的比武,更多的也不是国恨,而是家仇,而比武的方式,更像是一场表演,缺少一定的情绪的酝酿。
首先,国人为什么体质羸弱,又为什么受到外国人的欺压?
全因鸦片的毒害以及封建朝廷的一味退让,在剧中,这点基本没有体现,甚至国民如何被欺压,外国人又是如何在我们的领土上耀武扬威,剧中几乎都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又如何能引起观众的共情,激发观众爱国情怀呢?
因此,从头至尾,我们都好像是在看霍元甲的武术表演,以及无所谓的煽情,很多时候都尴尬的不行。
再说门户之见,该剧体现了么?没有!
这些门派到底是如何相互争斗,又是如何保守的,本剧也一点没有体现出来,所谓门户之见,我们仅仅只是从霍元甲的口中听说,并没有亲眼所见。至于摒弃门户之见的处理方法,更是可笑之极,仅仅是霍元甲在擂台上一个抱拳,一番演讲就算摒弃了,就算解决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江湖也不用仇杀这么多年了,国人也不会这么不团结了,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更何况霍元甲还是一个外来人,虽然武艺超群,初来乍到,又如何能让这些林林总总的门派信服,又如何能让他们一下子转变过来呢?
只能说编剧太儿戏了!
说到底,这只是一部挂着热门IP和打着爱国情怀的爽剧罢了,不值得回味和细品,甚至有些枯燥无味。
/End
(公众号互粉:电影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