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拾贝
《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2

《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2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2-11-15 12:56 被阅读0次

神话:人的D落

典型的希伯来心态,鉴于其开天辟地与创造人类的神话~《创世纪》。上帝全知全能,创造完美和谐的秩序,而今局势一团紊乱,这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亚当违背上帝戒令所导致的终极后果。这神话故事不但使得人世间却有罪恶与乱象的事实,能够和上帝的无量正意并行不悖,而且赋予人自由意志,容许人在上帝面前独立自主

这位上帝的意志无以抗衡,全能无限远在无情的自然界之上。他一手创造万物,其中有能力反抗造物主的,唯独人而已

人d落的神话故事,结局是亚当为他本人及其子孙招来不幸又短暂的人生,唯赖大限来临使得解脱。

亚当之子该隐是人间X案的始作俑者,由于亚当的子孙恶德败行,上帝后悔当初造人,乃决定降下洪水,泛滥大地,毁灭人类,但是上帝饶恕善良的诺亚一家期能薪传人种。

人总得为亚当的行为赎罪,人必须有所牺牲以根除罪因。历经数世纪的思索与苦难,才由上帝之子基督以无比崇高的方式体现。耶稣身罹苦难,以生命为代价,彻底实践救赎之道,在基督受难之前,以一人之身带众人受苦的观念,原本就是西伯来文学的重要主题,希伯来人以选民自居,带其他民族受苦,在希伯来文献和文学作品当中,以“受难仆人”故事的形式体现这个主题的个别人物亦多有所在。

受难仆人受苦受难,一则为济厄解苦,再则为自己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耀。

传说约瑟的故事

约瑟是雅各的儿子,他对自己将会飞黄腾达的命运颇有自知之明。他数度梦见自己贵为族人之首,领袖群伦,但是在成为这样的人物之前,他得先经历最卑微的处境:亲哥哥害他为奴,失去自由。失去自由只是约瑟接受磨难的开端,后遭下狱。两年后约瑟终于得到自由,而且历任法老王的首相。他的哥哥一行老远来到埃及,在他跟前求援,他不仅供应他们粮食,还赐给他们一片土地,在埃及享受富足的生活。

这一则传说的重点旨在强调善的标准有外表、世俗和精神、宗教之分,此一分野正是整个受难仆人观念的精义。在一般人看来,功成名就与行为正直即使不能画上等号,起码也是息息相关,他们认为受苦受难的人必定是因为行事不义而遭天谴,这种想法在上古文学中十分强烈,犹以希腊为胜,但是上帝降大任于受难仆人,仍是为了遂行他的意志。

故事本身并没有强调约瑟的苦难,他讲求行动,凭天赋与神佑,逢凶化吉,我们感受不到他心里面的苦恼。他遭受苦难之后,在一个势力更大的王国享受远超过他的十个哥哥所能想象的财富和权利。

故事结束时,宗教的标准和事实的标准合二为一,约瑟的苦难恰如其分赢得现世的报偿。

智慧文学~《约伯记》与《传道书》

晚期的希伯来作家发展出比较悲惨也比较深刻的见解,《旧约》诸篇中文学,意境最高的《约伯记》关注的议题是幸福与正义的世俗标准不足恃作者呈现约伯的苦难犹如排山倒海,令人叹为观止,竟至于连我们都觉得情何以堪,虽然我们知道这些苦难的旨意,约伯患难接踵而至,有似铁锤猛敲不曾消停,直至倾家荡产。接着他又身罹恶疾,一介高龄,再也无能自我调适,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求生的意愿更是渺茫,他熬下一口气,只是想了解自己无端遭受苦难的缘由

他与约瑟不同,约瑟知道他所受的苦将来必有回报。

在约伯的朋友看来理由甚明。这些朋友心盲于世人无异,只知有现世的标准,深信约伯不幸的遭遇乃本身行事不义所致,但约伯自认问心无愧。这一来,他心灵折磨尤甚,正因为自身纯洁无瑕,他无法接受从天而降的横祸

约伯始终不明白,横祸缘何而起。读者却清清楚楚,作者运用了希腊悲剧独特的手法,反讽观众,由于对事情的原委知之较详,因此更能深入理解当事人的对白。

上帝蓄意借由约伯向怀疑诚信的撒旦证实一件事:人既逢遭天大的苦难仍然会一本初衷,对上帝的公正还有信心。这个动机约伯始终被蒙在鼓里,这使得他和朋友的对话产生悬念,而且意味深远,上帝孤注一掷,让约伯一个人见证不论情势如何横逆,人还是不会怀疑天理公道

约伯的朋友所持的论点是基于世俗之见,在成功与美德之间画上等号,他们试图动摇约伯对自己而非对上帝的信心。

约伯遭受不幸的打击,不是因为他违背上帝,而是因为他的美德无与伦比,就像上帝所说的世间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诚恳、善良,他敬畏我,谨守分寸,不做坏事。

约伯深信自己正直,这不是骄傲而是理性良心,他知道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远超乎朋友们的想象。接受他们的说法,而承认自己有罪,固然能够解决以立法的质问并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但是理智不容他放弃自己的立场,约伯也是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绝不罢休,他说就算上帝要我的命,我还是信赖他,但是我要当面向他申诉

上帝以庄严的诗篇回答约伯,不过他还是没有说明来龙去脉。约伯还是不明白上帝使他受苦的动机。上帝有所保留,这或许是这一部诗篇最意义深远之处,意味着人智所能理解的人类苦难无以言诠。个人蒙受的苦难,乃上帝之正义所赐,他必须对此一事实甘之若饴。

《传道书》的作者有感于人世无常,死亡无可免,以及人世间不义当道,因而兴起一种浑然有别的心境,乍看似乎是万念俱灰的哲理,人生须臾,果报空幻,最好是尽情享受人生的欢乐,尽情享受工作的乐趣而不问结果,虽然如此,篇中仍洋溢着宗教情操,作者在结尾的部分以“趁你还年轻,要牢记你的造物主。”破题。然后点出命意所在:人诚心享受他劳碌的成果,乃是出于上帝的旨意。最后又提醒我们桑榆暮景以及大限之期终将来临,语调沉郁而不失庄严。

相关文章

  • 《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2

    神话:人的D落 典型的希伯来心态,鉴于其开天辟地与创造人类的神话~《创世纪》。上帝全知全能,创造完美和谐的秩序,而...

  • 《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1

    一直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啃几本理论性的文学书,但是每次都是得过且过。最近在简书每天日更逼着自己写读书笔记,倒是坚持...

  • 《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3

    先知《约拿书》与《神必高举自己的仆人》 以色列独立时代将近尾声,外来的征服者尚未蹂躏国境,流亡岁月还没有到来之时,...

  • 为什么?我每次更的都没了?

    好气 下面是正文 外国文学史开始了 第一章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中古之前的上古世界文学,其历史跨度,约从氏族部...

  • 西方文学史

    美国的南北战争,宗教改革,英国人到北美是为了信仰自由,南北战争。1900年。美国成了世界第一,1776年,美国发表...

  • 西方文学史

    第一章 古代文学 1、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科分为四个时期: 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

  • 百日阅读第九期书单

    《中国文学史1》 《中国文学史2》 《中国文学史3》 《中国文学史4》 《四世同堂2》 《清明上河图2》 《清明上...

  •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并肩,共创中国文学新高峰

    中国文学史,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历史斑驳,已经无从考究上古时期,谁是打开中国文学史第一页...

  • 论《论语.里仁》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分为三古,具体分为上古期、中古近古期;二先秦文学就在上古期。 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与这个时...

  • 《鲁滨逊漂流记》备课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是西方文学中,冒险小说类型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文学史》第一章上古文学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wo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