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其实也不全算做文章,更像是一篇对于自我思考的描述和记录。
最近,开始看《原则》这本书,里面提到依照原则行事的好处,并建议最好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原则记录下来,并不断实践、比对和修正。但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清晰的原则,而我也一样。一直想了很久,自己都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又都是什么。想尝试清楚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但原来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想了许久,最近我才想出一条我觉得可以算作是一条原则的原则。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原则,但由于本身自己心中就还是存在着不少模糊的细节,导致在记录描述过程中,虽然反复修改了多次,但仍存在不少细节措辞并不到位的情况。但有总胜过于无,坚持记录下来,在日后不断使用比对该条原则的时候,再去修正完善吧。
原则一:不主动对“非同一认知层面”的人,进行自以为好意的解释或劝说行为。
首先,提出这个原则主要是因为我最近意识到:既然是“非同一认知层面的人”,那么双方很有可能在价值观或学识水平上并不一致。 不论孰高孰低, 基本上无论我说了什么,对方要么无法理解,要么无法认同。
有些含蓄客气些的听众或许会碍于面子附和一下,就此抛诸脑后,不当回事。但有些听众或许就没这么客气了,不仅可能对你个人会有看法,更有甚者直接当场对你发火生气,说不定就此还引来一串不必要的麻烦。
而我们自己呢?在这件事上耗时费力不说,还给自己惹了麻烦,所以还是控制住自己想要述说表现的心为好。
其次,我们自己所谓的好意或许只是自己以为的好意而已。 无论当我们说的时候,是本着有问必答,还是乐于助人的想法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倾囊相授。却不知,对方可能根本就不是真正来问问题、来求知的。
其实他就只是来找心理认同而已。 只要你说的答案是他想要的答案,那就够了,对方根本不在意所谓的事实真相等。所以,没有必要主动送上门去,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给对方找认同感。甚至有可能的话,在对方主动找你的时候,你就可以干脆直接地推说不知道,一来二往对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就不会再在你这儿找认同感了。
最后,放弃对别人进行劝说,甚至是说教! 第一,既然是身处不同认知层次的人,那么对方肯定无法理解或认同你的观点内容,你说再多都是无用功。第二,没有人会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说教。无论说的有没有道理,说教本身就带给人一种想要排斥的感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对别人去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思考,我得出了这条原则,并尝试写下它。就是想参照这条原则,时刻提醒自己,在跟不同的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对象,懂得保留自己的精力,脑力和气力。 与其事后面对毫无回馈的另一方懊恼,不如事先自己在心里想清楚,这究竟值不值得自己花大精力去这样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