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6359/a4c6d2ac0543f71a.jpg)
不管你是一位坚持每月风雨无阻去银行存款的储蓄者,
还是瞄准了各种高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投资者,
或者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月光族,
作为自己发展的“大本营”——家庭的财务状况是每个成年人都躲不开的问题。
或许此刻你对自己家中的财务只是有点儿朦胧的印象,但接下来这三个数字很快就会让你产生直观的认识。
咱家有多大的能力来应急?
提到资产的应急能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红通通的现金。
作为最能够被广泛认可的一般等价物,持有一部分现金总会让我们心里踏实许多。
但除了现金之外,也有一部分资产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其转化为现金,称为现金等价物,例如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
这两类合称为流动资产,或者是货币资产。
而这个衡量应急能力的数字,就是月支出覆盖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每月生活支出总额,即:月支出覆盖率 = 流动资产 ÷ 月支出总额。这意味着假如家中的固定收入丧失,目前的流动资产可以让全家撑多久。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流动性。它指的是在资产价值不遭受损失或者是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将资产变现的能力。
如果你的家中藏有一幅价值2万元的名画,而为了一周内变现应急,以一万三千元的价格出手,资产顿时少了七千元——这幅画便不能算得上是流动资产。
流动性的代价是收益率的丧失,持有流动性资产意味着我们不能将其投资于高收益产品中。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满足应急需求的前提下,将资产用于投资更划得来。一般来讲,将月支出覆盖率控制在4~6间便能够满足应急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6359/6662655198ed5e43.jpg)
咱家能攒下钱吗?
我们的收入作为现金流流入银行卡后,去向无外乎两种情况:“留”下来还是“流”出去。
用每月收入中用于储蓄和投资的钱除以每月收入用于支出的钱,会得到一个比例,称为储蓄比例。
即:储蓄比例 = 收入中用于储蓄与投资总额 ÷ 收入中用于支出的总额
如果这个数字在1附近,表明攒的和花的旗鼓相当,不分上下;如果大于1,那么恭喜你,你家的财富更够较快地积累起来;若是小于1(甚至逼近于0),那就有必要规划一下全家的支出水平了。
一般来讲,如果计划买个房、购辆车、短期内有大额支出(1~3年),那么就请致力于提高储蓄比例吧。这个数字越高,你们实现小目标的速度也就越快。
咱家还能借钱吗?
随着信用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通过信用卡、贷款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借别人的钱来花感觉很爽,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还哦!
为了在“借钱”之前对于自己的偿债能力心中有数,长期债务抵补率这个数字有必要了解一下。
和月支出覆盖率类似,长期债务抵补率也是一种倍数关系,即家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是长期债务总额的多少倍——长期债务抵补率 = 可偿债资金 ÷ 长期债务总额
通常,理财规划师们会建议将这个数字保持在2.5以上的水平,这样,即使花着别人的钱,自己也能有恃无恐了。
总结
1.月支出覆盖率 = 流动资产 ÷ 月支出总额,衡量应急能力
2.储蓄比例 = 收入中用于储蓄与投资总额 ÷ 收入中用于支出的总额,衡量储蓄能力
3.长期债务抵补率 = 可偿债资金 ÷ 长期债务总额,衡量偿债能力
这三个数字是不是很简单?只要动动手指分分钟便算出答案。
在此有必要提醒大家,不要算完一次就了事,连续一段时间跟踪这几个数字,你就会发现它们可能在朝着一个趋势变化。留神,发现症状后尽快治疗!
如果把家庭看做一个篮子,家庭资产看做篮子里面的鸡蛋,那么就像股神巴菲特说的那样,“看好这个篮子”吧!
把握住这三个数字,当一名合格的家庭“财政大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