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选择才能体现自由意志的存在---克尔凯郭尔,萨特
一个成熟的社会,如过去的封建社会、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对每种身份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规定。过去我们的儒家社会讲的是“三纲五常”,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是“职业道德”,都是社会对人的规范。如果我们要符合社会规范,就必须规范自己,接受规范的束缚,规范也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你认为它约束了你,你不自由了,就不是“我存在”了,而是“我为他人存在”了,你丧失了自我。你可以不选择,你就与这社会脱离了、决裂了!
在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电影里,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故事。电影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是金融大亨,或者是律师,他冷酷无情但是工作干得特别棒。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来说,抛弃个人感情,一心为了工作,这就叫有“职业道德”,这就叫professional,符合了资本主义社会“成功至上”的道德观。作为回报,他自然能得到大量的金钱,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但是电影的最后,他痛苦了,他站在自己的房间里(好莱坞拍这种片子,多半让这个人独自住在市中心豪华公寓的顶层,有扇巨大的落地窗。屋里的布局是简约、冰冷、金属的风格,家具极少,空旷的屋子里只摆着一张干净的办公桌,而且这个人回家了也不脱西装),面对冰冷的房间和无情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就开始感叹了(或者落寞地看着夜晚的城市,默不作声):哎呀,为了成功,我失去自我了呀。我迷失了呀。我找不到自己的人性了呀。
这情节要是让咱们这些穷人看了,真想一口方便面喷他脸上,有没有呢?咱们觉得,你矫情个屁啊,你都这么有钱了你不爽啊?先周游世界啊,包架小飞机、坐个游艇啊。觉得什么好玩就玩什么,再拍照片发微博啊。多爽的人生!您不乐意?您把钱让给我行吗?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好莱坞一拍再拍呢?
原因在于,这类片子的诉求点不是有钱人得便宜卖乖,而是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规则下的异化——你要么不遵守社会规则,成为社会嘲笑的loser;要么就必须扭曲自己,去符合社会规则,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在”。按照萨特的价值观,存在是先于一切的本质,自己都不存在了,那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到底是选择财富、尊严、社会承认,还是选择自我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作决定。
所以这类好莱坞片,极少在结尾作出评判,只是提出问题,结论让观众自己去选择。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这样内容和风格的电影经久不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