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香港住着,身边围绕着一群自视甚高的香港本地人。每次,大陆一出丑闻,我就会试图跟他们解释: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经阶段,中国已经比以往进步很多,大家要有耐心,要看得到她的进步。
可是,最近,连着几单事故,让我的头沉得越来越低,面对咄咄逼人的批判言语,再也无言以对。
图/Pixabay7月中,轰轰烈烈的疫苗门事件,刷爆了朋友圈、微薄,掀起了全国民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是十三亿人都会用到的保命之物。为了钱,为了利润,那些人的良心都给狗吃了。
7月尾,去年销售额达5508亿人民币、晋升全国第一全球最大房企的碧桂园,旗下安徽一项目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死多伤。碧桂园一系列的施工安全问题、楼宇质量问题,也借此浮出水面。这一家国内龙头房地产企业,也正遭遇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
这几日,拼多多,这家“3亿人都在用”、创办不到三年就成功上市的神奇公司,它创业神话随之而来的是对它满场假货的嘲讽与质疑。8月1日,六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宣布代表投资者们展开对拼多多的集体诉讼。
今天,朋友圈上有人发了下面这张图。照片上,是一袋美国出产的狗粮,包装上赫然写着两行字:“No ingredients from China”(原料全部没有出自中国),“Made in the USA with ingredi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Nothing from China)”(产自美国,原料来自全国各地(中国除外))。
图/来自艾玛朋友的朋友圈照片出处无从考证,我阿Q的期盼这只是网民的恶意PS。如果不是,真是狠狠地打中国人的脸。
2.
网上的鸡汤经常有一句话:“今天你偷的懒,都会变成明天打你的巴掌。” 对个人如此,对国家如是。
过去我们太强调发展。“先发展,再监管”是主基调。一味追求“快”,让我们牺牲了很多很多。
区别于传统房企,碧桂园以“高周转”闻名,著名的“四五六”,即摘牌当天出图,拿地后四个月开盘销售,五个月资金回笼,六个月资金回正。
网上流传着总裁莫斌于今年四月签署的内部文件,说如果项目拿地到开工超过40天,或者开工期大于七个月,项目负责人就要撤职。如果拿地当天就开工,项目负责人奖20万,每推迟一天,少一万。等到第21天才开工,就要开始倒罚1万,逐天递增,等到第40天开工,罚款20万,第41天,就撤职。
就像武侠小说里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碧桂园主席杨国强也说过:“高周转是抵抗任何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图/Pixabay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在赢者通吃的商业社会,“快”使得公司财富迅速膨胀,能融到更多的资金,能投到更多的地,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刺激股价再次上涨,形成良性循环。
高周转本身只聚焦在销售环节,强调的也只是快速开工、快速卖楼而已。理论上,与后期的施工及工程质量并不相干。
在流程上,碧桂园的“快”也体现在操作流程和产品的标准化上,比如,每块混凝土模板、每扇窗、每条管道都是标准的。
至于工程的质量问题,高周转本身并不涉及,应该是工程质量监督与管控的问题。
艾玛在前文《从资本运作角度看卷福是如何失败的》中讲过,创业应该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去考虑,要学习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取最高回报。
艾玛也曾举了Starman的工厦分拆项目作为案例,讲述他通过一系列技巧,减少投入资金,多项工作提前且同步进行,用低价抢占市场,尽快回笼资金。
他的诀窍是把原本前后串行做的工作,并行同步来做。依靠的是项目管理的技巧,对本身的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并没有提及。
所以,我说,追求“高周转”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高周转”、“快”应该来自有效的管理,而管理的本质是人。
3.
当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太过关注速度,尽管只是前期销售的速度,但丰厚的奖惩制度、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让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心,都关注在“快”字上。
就像聚光灯,全部照射在一个点上,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地方,就容易形成灯下黑。大家都关注前期的快,范围扩张的快,无论注意力还是资源都向“快”倾斜,而忽略了后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控。
为何管理层、员工不重视工程质量,不重视安全措施?为什么我们为了发展、为了钱,可以肆意破坏环境,可以在食物里添加有害物质,可以把救命的药换成低价无效的药,可以堂而皇之造假卖假?
一个段子:“开火锅店的老王转发完声讨疫苗问题的文章以后,又狠狠地往刚熬好的汤锅里多掺了两桶地沟油,说:加油赚钱,一定要让孩子去美国!”
想想都令人心寒。
图/Pixabay社会何至于此?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向来忽视“人”的基本权利。
什么是人的基本权利?
查维基百科,上面写着:
人权,指“个人或群体因作为人类,而应享有的权利”......人权要求“把人当人”......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这所有的权利中,生命权最为重要。人安全的活着,比钱、比所谓成功、成绩、荣誉更加重要。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老师们只是教我们要努力学习,考到好的成绩,要努力工作,赚到更多的钱。但是,“人”呢?“人”去了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似乎又是施害者。
4.
建立信任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但破坏信任只需要一个丑闻。毒奶粉、假疫苗、五星级的豆腐渣家、满屏假货的上市公司......
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当年,你为了快,为了赚更多的钱,走的捷径,让你现在的路更加坎坷。曾经偷过的懒,让你现在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克服。
捷径,是饮鸩止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1895年,严复曾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123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的内忧外患。因劳动力成本、租金成本上涨、使得生产线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人口红利不再;十几年野蛮生长之后带来的产业发展不均衡和资源错配;前几年全球宽松造成的高杠杆和资产泡沫;中美贸易战的长期化和美欧日的联盟......
作为我们的经济支柱,也是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因为我们的急功近利、我们对生命的轻视,“中国制造”变成了一个被人诟病的名词。
在这内忧外患的关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