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给你一把“万能钥匙”
生活中,你能找到的钥匙种类和数量其实是相对的。换句话说,你平时涉及的领域越多,在每个领域了解的越深,你就更有可能找到更多且更优质的钥匙。
利用多维度思考,知道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意识到问题不在锁,而在钥匙上。拼命找了N把钥匙打开锁之后,有可能发现对面有窗户,拿个梯子爬进来就可以了。--跳出原有视角才能看清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来解决?解决有几种,方法的好坏则取决于自己涉及领域能力。--要想从平庸走向卓越,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维竞争”。 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时,你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变多了,相应的自己能够应对的钥匙也随之增加了。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区分下问题的性质呢?有些问题本身就涵盖答案,有些问题应该去其他地方找?---应该先认清问题的本质 ,才能清晰想出解决办法。但是有问题本身就有答案吗?好像我还没有觉察到。---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那些原本在你的世界中不存在的钥匙会慢慢浮现出来,这个时候你才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个锁头上其实已经有了钥匙。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不过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后,很难找到对应的钥匙。很多人是通过过积累把很多事物联系起来的。但是对于积累有限的人来说,应该怎么办呢?---不放弃积累自己的能力,活得通透的人有悟性的成份也是吃亏上当后的不断反思。我等凡人吃亏上当只是埋怨自己运气,不仔细怎样避免下次。我一个朋友常说吵架很在行,因为经常在心里预演---每个人都要从现在的起点开始慢慢积累,这一点上没有捷径。 时常回顾自己已有的锁头和钥匙,时常拿出来试一试,多回顾,多总结。有时候仅仅是因为缺乏整理,就错过了打开锁头继续前进的机会。
这两天已经开始尝试从别的地方寻找钥匙,但感觉还是有些不明白。---只看一遍不明白就多看几遍,看老师内容不明白就看下面的反馈,还得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转而去现实生活中实践时,所有人都要经历这个“不太明白”的过程。 只要你不断总结和回顾,就会发现越来越多优质的钥匙。
针对一个问题,生活可能会有很多把钥匙,也可能是一个钥匙盒,根本不知道哪一把钥匙是对的。这个时候要怎么做?是继续研究问题,把问题想通了再找钥匙?还是拿着钥匙盒一把一把地试?---没有积累时没有找到方法时就一把把试,边试边总结把问题钥匙分类管理 ,下一步再想提升效率 。--- 边试边总结。钥匙归一归类,每一种类型拿出来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这样的过程重复几次之后,能够准确找到钥匙的概率就会提升,而你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挑选钥匙的方法。
在试错中成长,最怕的是停止成长,有的人大学毕业后就已经不在成长了!
二、适应性偏见
适应性偏见---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后就会习惯。好东西久了,也会习惯,坏东西久了,也会习惯。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以为常”。
例如涨工资,只能让一个员工快乐三个月。三个月后习以为常,员工获得工资的快乐,已经没有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突出的业绩发奖金。工资,从来都不应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责任越大,工资越高。涨工资,是因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发奖金,才应该用来奖励突出的业绩。
运用:一个心法、三个方法
三个方法:延长幸福感,意外幸福感,对比幸福感。
小结:如何运用呢?
1、通过阶段性给予的方式,延长客户的幸福感;
2、不断提供变化的刺激,给客户意外的幸福感;
3、善用相互比较,让用户获得对比带来的幸福感。
你的行业中有什么好的经验,能用最低的成本,不断给客户惊喜呢?---好像销售行业给客户惊喜是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后续服务,在你有需要时我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