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回到遵义岳母家,已有整整8个日子,不冷不热的气候、与家人久别相逢的激动、恰逢国庆75周年的喜庆,都让人如同活在美梦里。遵义是岳母、岳父的老家,盘根错节的血缘亲情,可以上溯到很多代。回到了这里,不仅是有一个小家,而是还很多小家,汇聚起来的大家。都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不说不以为然,一说必须亲上加亲。游子在外亲情略显淡远,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家人,逢年过节日子还没到,就开始相邀相约什么时候聚、怎么聚?遇上家有大事小事,更是相互惦记、帮衬,忙得不亦说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c62007a42a7f7249.jpg)
这些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国、自个的家、自家的文化,作了大量刨根挖底,无情批判。可不管理论上如何批、如何驳,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家国就是夺不走、丢不了。有人就有家、有家就有爱、有爱才有情、有情才能长长久久。如果家都不要了,人都无情了,活着还有个啥意思,不光家没了,国也不可能存在,这人活世上无根无萍,还能有个活吗?如果说当下的大都市,人情冷暖受到冲击不可避免。对于广大三线、四线城市、对于广大农村乡镇,人情世故还是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割舍不断的纽带。血缘亲情还是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至珍 。如果没了根、少了情,处处感觉冰冷、孤独,那就真的活着也是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b0b610a9a69680f8.jpg)
我在三线城市,享受着小家、大家的脉脉温情。刚才还被晚辈叫着大姨、大姨父,转个身面对自己长辈,就得叫七大姑、八大姨了。昨日岳母这边大家庭聚会,好几个该叫的舅舅、舅妈,论年龄与我们相差无几,论辈分可都得舅舅、舅妈。要问为何如此,74岁大舅妈快人快语,“幺房出老辈”,这理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一句打趣道出辈分排列不由分说的本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0e347ddfebb550d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