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软文广告:如何培养出主动完成作业,自己规划时间的“别人家的”孩子。
初读正能量满满,为人父母总希望自家孩子就是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仔细想能做到“主动完成作业” “自己规划时间”的孩子有几个?反之能“自己规划好时间”的父母又有几人?,细思极恐,对孩子要求有否过了?判断孩子的标准是否已偏离正常轨道?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曾写道: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玩是孩子的天性,用扭曲的标准把孩子强行拉扯培养,如揠苗助长,孩子将不再是孩子,并失去了寥寥几年的黄金时代。
在生活当中标准的定义日趋模糊,逐渐被扭曲。
我家养了一只橘猫。俗语说,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前人判断猫好坏的标准,也是我养猫的理由。但现在的猫不看其“本领”,得看品相,脸圆,大眼睛,开脸正中对称为品相好,而猫的价格与品相成正比,品相越好,价格越高,更是主人身份象征,好吃好用供着。曾有个朋友跟我说在网上买三文鱼,看到评论区有人提到买给家里的主子吃,真是人不如猫,养猫变得钱味满满,与情趣无关。
又如当今追捧的网红脸:锥子脸,大眼睛,微笑唇。几张脸放在一起,分不清谁,犹如卡通里的人物,换个发型,换件衣服,又是另一人。有一些人为了保持“年轻”在脸上动刀打针的。蔡澜先生曾说过: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写着我的一种人生经验,这是我的履历,不必擦掉。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韵味,自然最美。
初代女神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扮演安妮公主,出场的一幕:她头戴皇冠,颔首微笑,脚步不快不慢,不就是一个优雅高贵的公主吗?何人能及。外表能塑造,气质却无法复刻。

当标准过分依赖需求,又趋于完美化,就已脱离它的本质。返璞归真,回归初心,遵循自然规律,乃标准本质。
PS:图片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