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
当知识变成商品,“买到”不一定“得到”

当知识变成商品,“买到”不一定“得到”

作者: 蜗牛不是牛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21:30 被阅读109次

知识付费如何兴起?

知识付费、知识变现已成为当下热潮。这个概念我没记错的话,罗振宇先生说的最多,他先做知识脱口秀起家,由于夸张的言论和新颖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这期间他一直在模式粉丝的变现模式,卖过月饼、卖过书、炒作过papi酱,他在节目中也从不掩饰自己赚钱的本性。后来他的团队突然中止了其他一切的活动,声称要聚焦。随后推出了得到APP,请了大咖,把经验和知识录制成音频,放到APP中卖大力宣传知识付费。俨然把知识变成了一种商品。当然对应的,还有其鼓吹的认知升级,似乎要想改变人生,那你必须升级你的认知。由于有很多大咖站台,凭借大咖们炫酷的头衔和经历,他确实带动一股潮流,随后很多人也跟进这个概念,似乎看到了一本万利,坐在家里发财的大商机。一时间互联网中充斥着知识变现的言论。

而对于普通人,只需要付出少量的金钱,便可以得到大咖们的知识和真传,让自己的认知升级,想想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呢。于是,订阅大咖音频,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也是标榜自己爱学习的社交货币。

我们为何如此热衷知识付费?

在如今全民创业的浪潮中,我们都充满了焦虑,想抓住一切机会,去提升自己。似乎一天没有得到点什么就焦虑得不行。突然出现一种报名简单、付费简单、参与便捷的学习方式。于是越来越多人,像购买商品一样,下单知识。这些知识大多被压缩在30分钟以内,我想这是他们精心考量过的。太长人们听不进去,太短不过瘾。反正保证每天你在归家途中或闲暇时间刚好能听完。内容主要包括技能传授、精读好书、某领域知识讲解、前言趋势解读等。我作为吃瓜群众,也订阅了吴晓波的每天听见吴晓波。确实,在上下班的时候,听着慢慢的干货,觉得全新的视觉和知识进入了自己的脑袋,感觉自己真的充满了力量。“实现财富自由”“好好说话”“100本书精读”,这些不都是我们梦寐以求吗?知识付费让认知升级的概念似乎给众人带来了无尽的快感。我付出了金钱,就得了知识,而且还是众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我终于可以心安了,我在进步,我在学习。你的焦虑因此得到了缓解~

然而,但是很多情况下当你回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时,你发现你还是那个不会说话,思想贫乏的你。你的认知并没有因为你的付费而得到改变。或者说,就算了你的认知升级了,你的表现并没有升级。

你真的学到了东西?

每天听几十分钟的大咖传授,你就学习到了?每天开车听书,你就学习到了?你确定边开车或边玩手机,你真的学到了东西?

我还记得我高中学数学,每次只把老师讲的公式背下来,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套用公式,这样也能解决一部分题。但是遇到一些难题,一些真正拉开差距的题,我就不会做了。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记住了公式,但是并不明白公式推倒的来龙去脉,一旦情景发生了一点点改变,我就做不出来了。很多拉开差距的题,是需要你深入了解原理,深度理解了该知识点才能举一反三,要不然只能学个皮毛。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理论,你不去亲自推演,证明,你是无法深入了解他的。你可能听大咖讲了一个很牛的观点,但是不去在各种场景中去练习,了解这个观点产生的背景,你是无法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观点的和认知的。其实很多人都是利用这种看似简单的学习方式来麻痹自己,到最后你听过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

知识,他真不是商品,不会因为你购买了他,你就拥有了他。金钱可以降低你获取知识的成本和难度,但是他永远不能代替你获得知识。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种不能单纯靠金钱买来的东西。更有胜者,花了大笔钱买了很多课程,订阅了很多大咖的经验分享。但是却很少去学。诚然,互联网降低了我们接触到知识的难度,或许也降低了我们学习的难度。但是他不能像芯片一样,把知识输入你的大脑。认识升级的唯一方法“学”+“习”,也就是了解某个观点、理论的前因后果,然后在各种情景中练习,运用。这样这个知识才真是是你的。这里就有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点类似。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那么,在这个知识也被打包成“快餐”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学习?

首先,学习之前一定要明确方向,蜻蜓点水,雨露均沾,最终会陷入无尽的焦虑中;作为普通人,你只有某一方便比别人更优秀,才有机会被别人注意到,从而得到更多的资源。这时你才有资格和机会去横向拓展自己的能力。没有谁一上来就是全才,如果有那真是天才。

其次,将自己想深造的领域分为各个板块,将每天学到的知识加入对应的版块中,形成体系和结构,需要运用时才会信手拈来。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则的,如果你储存你的知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那么你在提取知识的时候会更容易。就好比图书馆里的书,分门别类放好,然后建立索引。等到你要找某一本书时,只需要想想这本书是哪一类书,然后按照对应的索引去找他所在的区域。这样你找到这本书所用的时间可比你在一堆杂乱堆放的书中找一本书容易多吧。

另外,接收每个理论时,多看看背景和条件。所有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所有创新都是有继承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这个理论,就需要看看他是如何演化、推倒而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公式、观点、定律、经验。就好比牛顿力学,他只适用于宏观物理,到了微观层面,他就不再适用。

最后,实践和产出比认知更重要,作为普通人,你不能挥动资金指挥别人,能决定你地位的就是你能产出什么东西。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马云,可能你只需要构想这个事情怎么做就行了,你可以指挥大批人去实践、验证。所以,你可能听很多名人说升级认知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指挥千军万马,比别人想的更远肯定更重要。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你能指挥的就是你自己,别人只会因为你以前做过什么成果来判断你这个人牛不牛。

当然,要做到以上这些,真的很难,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大多数都是懒惰的,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制定计划,落实行动,奖励行动。但这也很难,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2-8定律任然统治着我们。200块钱的付费订阅买不来知识、更买不来认知升级!提升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你付出巨大意志力的长期过程。别在幻想通过付费就能获得知识,互联网提供了我们一个更便捷的教育方式,提供了我们接触更优秀人的机会。但成长绝对不是简单的每天路途中的30分钟简单累加!

相关文章

  • 当知识变成商品,“买到”不一定“得到”

    知识付费如何兴起? 知识付费、知识变现已成为当下热潮。这个概念我没记错的话,罗振宇先生说的最多,他先做知识脱口秀起...

  • 钱能买来钟表,但买不到时光。

    钱能买到美味,但不一定能够买到你的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但不能买到知识;钱能买到时装,但不能买到你的美丽;钱能买到玫...

  • 当知识成为商品

    今年要选风口和热点,那一定有区块链、大数据、新零售…… 知识付费算不算上一个? 把知识当做一个商品来看,其实就很有...

  • 知识付费需要门槛

    在碎片化和知识付费时代,有很多有害的内容充斥市场,经过包装和营销,变成了付费商品,与其他的商品不同,知识商品需要很...

  • 【柱子七彩早餐】期望与日常的转变

    当一件商品由奢侈品变成必需品的时候,消费者对于得到后的欣喜程度就降低了许多。相反,当一件物品从必需品变成奢侈品的时...

  • iview checkbox全选

    需求: 当点击全选checkbox时,所有列表商品选中, 当列表商品中某一项取消时,全选checkbox变成半选(...

  • 摆脱月光族,实用省钱攻略—购物篇

    1.购物“节气表”,利用反季节促销购买到物优价廉的商品。 季末促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好多商家会在季末,对当季商品...

  • 智多星永动计划赚钱秘诀系列分享张见伟

    永动计划知识付费赚钱秘诀系列分享,当知识成为商品,当知识付费成为红利,你如何切下属于你的那块“蛋糕”? 知识付费有...

  • 当焦虑变成一种商品

    偶然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给自己七岁的女儿报了十三个兴趣班和辅导班,我实在没勇气点开来看那位妈妈对自己行为信心满满...

  • 长期被人信以为真的知识

    有些知识在学生阶段不一定会得到传授,有少量的书本知识,又往往是限制人进行深度思考,阻碍人观念更新的教条。所以当人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知识变成商品,“买到”不一定“得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gm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