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图书馆看书,正看的入神,耳边突然传来阵阵斥责声,这同小朋友们欢快的吵闹声不一样,我没听清楚内容,可指责的口气听起来很刺耳。我抬起头,发现对面坐着一对母女,母亲拉着脸,不时的数落对面的女儿,女儿委屈地边抹眼泪边做作业,母亲一直生气且不耐烦地盯着女儿,似乎只有女儿把做作业做完了,心中的怒火才会停止。她们那张桌子上原本也有其他读者在读书,大概是受不了这种消极的氛围,坐一会儿就走了。我看这位妈妈说的没完没了,很想放下书,上前和她理论一番,我想问她,这样和女儿沟通有意义么?到底你是为了女儿的成长还是为了自己的泄愤和一时口快? 你来书店为啥不拿一本书看看而只知道盯着女儿?你不知道你这样地碟不休会影响身边的人么?看她一直黑着脸,光着脚还翘着二郎腿,说完女儿后,依然不安静,竟打开手机看视频且声音开的很大。“又是一个不分场合动辄抱怨的妈妈”我内心不禁叹息到,想着劝阻没啥用,于是我只能继续看我的书。
每次看到大人无休止训斥孩子的情景,都容易让人忿忿不平,我住的那栋楼,有一个小孩有好几次哭的很凶,整栋楼都听得见,大人没有安慰,反而还在那不住的发火并打孩子。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就直接朝楼道大喊道:“不好打孩子,不要打孩子!”估计对方听到了,然后还真的收手了。我很想知道,孩子哪里做错了?大人竟然发这么大的脾气?好好说不行么?这大晚上的大家都在休息,这样闹公德心何在?
也有一次也是在书店,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一位三四岁的小孩,不停地在挪凳子,并产生阵阵刺耳的声音,旁边的妈妈劝了几次之后,小孩还是停不下来,妈妈大概是习惯了,只顾埋着头看书。刺耳的声音很难让我静下心来阅读,我摇了摇头,赶紧到另外一个角落去看书。
这些场景相信大家曾经在各种公共场合碰到过。大人带孩子确实挺幸苦,值得我们尊重,但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注意场合, 也不要随意让你的怒气,孩子的哭闹声及其他的噪音破环身边本该安静的公共环境。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榜样”。父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做的不对时,父母要反思下自己有哪些地方没做好,同时要放下架子和孩子耐心沟通,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改进。父母尊重并信任孩子才能让双方沟通更流畅,更助于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