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译文】
你来信说,元神、元气、元精,一定各有寄藏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
良知只有一个,就其妙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运作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精、气、神是一个东西,怎么能以形象、方位和处所来求呢?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生阳,阳生阴,阴阳也是一个统一体。如果我的良知学说能够昌明于天下,这些都不言自明。否则,你信中所提到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的说法,那疑问还无穷无尽。
【浅谈】
1、良知本体,不增不减,如佛家讲的空性,是波浪与海水的关系。波浪永远起起落落,有各种不同的呈现状态,也是良知,但海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2、三关、七返、九还,都是道教修炼术语,亦是修行法门,我们不用涉列太多。先生亦说“尚有无穷可疑者”,咱们就别去玩物丧志了。一切返本复原,不在概念名词上纠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