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青扬
昨天上午,我们起得早,七点出发去踢足球,到了球场没想到孩子的足球教练在私教,他顺便教了我们一两个传球动作,孩子们也听话照做,一直在训练。半小时后,教练和那位私教小朋友回家了。
球场上还有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孩子们在训练。这家俱乐部每天都有训练,教练也认识我们(相互聊过),这次打比赛,教练邀请兄弟俩参加,他们可高兴了(最喜欢打比赛了),训练结束,俱乐部的孩子都走了。
兄弟俩又和教练一起练颠球,临走前相互聊了一些足球上的事情。教练称赞他们懂得多(他们看了足球百科),兄弟俩喜颜于色,越发喜欢聊。
我们11:10回家,算下来兄弟俩至少踢球两个多小时。脚都疼了。
反思:这次出来踢球,期间我看见他们的进步,特别不落地颠球以前只能颠两个,今天哥哥颠了七个,弟弟双脚连续能颠五六个。我及时给予肯定,称赞他们的努力和坚持。
每件事都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质变。
现在想来,对于足球孩子们很热爱,每天都要带球下楼玩,球场和图书馆是这个暑假去的最多的地方,踢完球就去看会书。从外面回来,到家就看书。
足球和阅读,是孩子身上的宝贵优点,也是我常要积极肯定的。但有时候我觉得理所当然,就应该如此,甚至还会说他们就知道看书(不保护眼睛)。
我啊,就像那《渔夫的妻子》中那个贪得无厌的妻子,一直索要、索要、再索要,最终一无所有。
复盘:如何做?今天手写一封信,告诉孩子们妈妈看见了他们身上的宝贵。
改变对孩子说的话。
以前踢球中的“恶语”换成善语,可以这样练习:
把球拿起来,路上不要踢,危险知道吗(命令,反问)。换成:路上危险哦,妈妈担心你们的安全,请把球拿起来,谢谢宝贝(孩子照做,感谢孩子的配合)。
去练球啊,不是说好要练球吗?(质问,间接责备孩子的言行不一致)换成:宝贝不想练球,有什么原因吗?告诉妈妈,我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先耐心地询问孩子原因,再解决)。
跟着教练好好练,态度认真一点(笼统,怎么个“好好法”)换成:教练说的每一个要领要听,每一个示范动作要看,期间不和小朋友嬉笑打闹,每一次的动作训练,争取做到位(具体,要说到动作行为)。
眼睛与看书有矛盾。以前的“恶语”转换积极的语句:
看书姿势不好:
别躺床上看书,说了多少次了,眼睛要不要了/抬头,坐正,头那么低眼睛能不坏嘛(指责,唠叨)换成:宝贝,你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很多伟人大家都爱阅读(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妈妈很欣赏你具有这个美好的优点。如果我们的看书姿势好一点,这样既能读书又能保护眼睛,你说是不是更美好?
宝贝,请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哦,只要坐正看书,我们的眼睛会感谢小主人的,
宝贝,请戴上睛延宝哦。
或者,看书之前就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自己说,如何保护眼睛?
这是今天能想到的,此后就是练习,加油。
作者简介:一枚热爱读书写作,热爱生活的全职妈妈。余生梦想:能写会读,成为孩子口中“还不错”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