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的3/30篇文章(先定个小目标,先写30篇公号文章,达到去年的水准,刻意训练写作速度),未来会写更多短文,一篇文章只解决一个问题。
当我把工作年龄放宽到100岁,而非想着65岁就退休,
当我想为他人创造更多价值,而非获取更多时,
当我想为更多人,甚至是全人类服务,而非仅仅是自己服务时,
我秉持着终身工作,利他主义的原则和使命时,我会发现心胸和眼界会更开阔,不再纠结于日常琐事的困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转变呢?
我们会发现,能终身工作是保证思维敏捷的重要方式,比如96岁的查理-芒格、90岁的巴菲特、88岁的稻盛和夫、84岁的钟南山、76岁的任正非。
富勒在著作《关键路径》中阐述,他在32岁做出了如下决定:
我决定把自己当做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终身实验,去积极的探索,一个强大民族和大型私有企业都无法实现的事业能否被我实现。
这个事业就是持久的保护并帮助全人类,同时消除不应有的羁绊,帮助地球这座飞船上的每个人都享受更高水平的自主权。
1927年,我决定,我要全面保护、帮助并造福的对向,是全人类,而不仅仅局限于家人、自己、国家和员工。
这便是格局与心态的转变,权力与影响力的转变。
权力和影响力,至少有以下5个区别:
1、权力,意味着对他人的掌控,对资源的调配。
影响力,意味着你能够帮助多少人,服务多少人,进而影响多少人。
2、权力,总会有一个首领,是中心化的,必定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争夺,你也会被成为众矢之的。
影响力,是去中心化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哪怕你只能影响10个人,也比你能够掌控10个人,要好的多。
3、有权力,并非有影响力。下属可能阳奉阴违,并不认可你,只是恐惧你的权力。
有影响力,伴随着你服务人数、帮助人数更多,一定会有权力。
你影响了1000人,就是村长;影响了1万人,就是县长,影响了10万人,100万人,就是市长,影响了1千万人,1亿人就是省长;影响了14亿人,就是国家主席。
4、影响力与权力一定会存在动态平衡的,如果德不配位,才不配位,势必会跌落到你应该属于的位置。
5、追求影响力的背后是,利他主义、公仆心态、发心要正,动作才不会变形。
追求权力的背后是,利益心态、掌控心理、攀比欲望,是贪嗔痴的外在表现。
所以当你想服务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时,你就会更有使命感,也才能从日常琐事羁绊中挣脱出来。
从这个方面看,所谓的买到房子、买到车子、财务自由,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强哥于北京
2021年1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