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我是处于一个很平和的状态下的,也正是有此心态,我才会这样平静地去回顾着自己一路走来的职场生活。恰巧一家杂志社约我的采访,想让我聊聊职业生涯的那些事,我也刚好利用这个时间对自己进行了一个深度的复盘。也将我在其中走的一些弯路来絮叨絮叨。
有的时候,复盘是很打脸的。
比如,我在复盘时脑袋里突然多了很多的“如果”:
如果初入职场时,知道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或许比现在做得更好~
如果在25岁之前懂得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我就知道我要为自己的职场做些什么准备~
如果我知道我35岁会是这个鬼样子,我应该早点作些打算才好~
如是我能更多地了解自己,那我现在应该有着理想的生活~
唉,想想,终究还是一句“如果”,所以才会对现在的生活有这样的感叹吧!
01
从初入职场到独立创业,生涯规划引领着职场前进的步伐
回想初入职场,毕业那会,靠着国家的政策,父母的帮扶,毕业就进入一家大型的央企,干着一份与专业毫无关系的活,浑水摸鱼,温水煮蛙,过得安逸自在,单纯得除了干好工作,没有其他的相法,那时候我以为,我这一辈子,可能如我的父亲一样,在这个企业里干到退休。
或许骨子里就没有老实人的概念,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总觉得生活好像少了点什么,却也不知道要怎么。唯一用来打发日子的是读书、考试(我那时候曾被同事戏称为“考姐”),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身体可以闲,但脑子不能闲。
尽管有想法,也是简单了点,目标之一就是干出点人样来,升个职封个官啥的,连加薪的想法都没有主动生出来过。我后来才想明白,是自己对职业发展的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因而,即便读了很多书,却也没有过多深度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很久很久以后,随着在职场的时间、阅历的增长,在经历无数次的打击与试错的代价后,终于历经千番之后,终是醒来。那时感觉有点晚,却也觉得不算晚。醒悟之时,已经二十七八的人了,纠结着要不要换个岗位(可怕的是依旧没有能够走出去的想法)。于是,巴拉了一下自己的资本,果断地选择了转岗,由一名施工人员转至人力资源岗位。是机会,也是勇气。
顺利转岗后,接下来的就是拼命的努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了解专业领域的标准要求,努力去实践,反正,努力就对了。再后来,离开央企,来到了深圳这个南方城市,工作岗位除了人力资源管理还涉及到了销售、供应链、市场以及运营,现在的我是一名创业者,独立的咨询顾问。
盘点了一下自己前面的职业生涯,算了一下,走了些弯路,倒没有白白浪费时间,甚至还有一点底气。比如,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展,而我却选择了在自己的兴趣领域探索(我不是人力资源科班出身,专业的知识全靠自己自学)。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这个简单的行为,应该是自己的兴趣所引发。其次,我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结合我的兴趣找到了我最终想做的事,成为一名生涯规划咨询师。更重要的是,我突破了从“想”到了“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