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居易古诗和他背后的故事

白居易古诗和他背后的故事

作者: 90后女秀才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17:55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我家闺女说让我带她去龙门石窟。但是这个天气实在是没法带她去室外玩。没有走几步就热的不行,根本玩不了。我去龙门石窟的时候总会顺带着去对面的香山寺看看。那边还有白居易的墓白园。唐代那么多诗人,我最喜欢的就是杜甫和白居易。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文人的风骨,都有那种对底层百姓的那种悲悯。很多文人参加科举不外乎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等等。但是杜甫和白居易真的不完全是这样。上个月在西安的那段时间,没有去杜甫纪念馆觉得还是有点遗憾。

    相较于杜甫,白居易的诗对我来说更通俗易懂一点。我对白居易最初的印象是那首《长恨歌》。当时就在想什么样的人能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写的那么生动呢?一定是有类似感情经历的人吧。后来我才发现《长恨歌》里面的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是写白居易自己和湘灵的感情经历。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让人叹息。白居易和湘灵的故事也是一样。两个人少年就认识,因为门第相差太大,古代又不是自由恋爱。所以最终他们纠缠了快三十年还是没有在一起。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些诗恐怕白居易自己也说不清是写杨贵妃的故事,还是无意间在叹息自己的感情经历。

    一个优秀的作品如果备受众人的瞩目,很多人都会想这些作品背后的主人公有没有原型呢?原型可能就是这个人的外貌特征,那个人的性格或者某段人生经历,以及作者的一些感悟相互糅合一起成了这么一个作品。

    《琵琶行》这首歌传唱度很高,很多高中学生再也不用为背诵这首古诗而烦恼了。琵琶行说的是一个曾经名满长安的歌女,最后年老色衰嫁做商人妇的故事。年老色衰哪怕琵琶弹得再好,也没有人愿意听。年轻的时候只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就可以让无数王孙公子着迷。

    那时候的白居易因为直言上疏要求皇帝彻查刺杀宰相武元衡的背后主使。因而触碰到了很多权贵的利益,所以从长安被贬到江州。这时候的白居易不再是那个名震长安、前途似锦的才子。而是被权贵边缘化,有一腔才华和抱负而无处施展的落寞小官。

    他的经历和故事中弹琵琶的女子是何等相似。都曾经风光过,现在的处境都一样落寞。白居易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琵琶女琵琶弹得那么好也没有人能够欣赏。所以就有了最后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有相同的人生经历,现在的处境也一样,心境也一样。所以哪怕以前并不认识,现在坐到一起聊天也觉得一见如故,也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己。

    白居易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如懿传》里面说的墙头马上就出自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讲的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一见钟情,两个人私奔从最开始的浓情蜜意到最后女子被抛弃两个人就成了怨侣。这个故事无意间好像和青樱弘历的感情不谋而合。兰因絮果的爱情,大多时候都是一开始很美好,但结局让人唏嘘。

    白居易的很多古诗就是这样,通俗易懂,像在叙述一个故事,特别有画面感。很多影视剧的故事写的真的让人看不下去,但凡读一下白居易的长篇古诗多少也会有一点灵感吧。还有白居易的《观刈麦》,说自己从来不干农活,但是每一年还有不少余粮。而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保障。和这首古诗相近意思的还有这句,遍体绫罗者,不是养蚕人。

    白居易的这首诗有人说是上位者在秀自己的一点慈悲心。但这首古诗,白居易把矛头是对准整个封建制度的受益者,也对准了自己。他们富足生活,都是剥削普通百姓而得到的。可是皇帝肯定是不愿意听这样的话,我给你发工资,你怎么还说我的制度不好呢?底层人也觉得白居易在无病呻吟,在秀自己的慈悲心。

    但当时的社会背景,白居易作为既得利益者能为底层百姓发声,这一点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不也还有一些不接地气的精英人士,说大部分人买不起房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再说当时的社会现状也不是白居易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文学家诗人只是真实的讲述故事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他的事情应该交给政治家去解决。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剥削百姓的蛀虫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居易古诗和他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mt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