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什么”,“在哪做”以及“什么时候做”
这一节最有启发性的就是在霍布斯的时代,亚当·斯密的时代和现代的不同吧。
霍布斯的时代社会更多受到习俗和传统的束缚,而不大有迅速而具破坏性的变革。
亚当·斯密生活在18世纪,当时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都相信,只有统治者的精心筹划才能使一个社会免于退化到混乱与贫困。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推崇的呀,这是儒家的仁政呀。是孔子的,是朱熹的,可以找一找代表他们政治主张的句子,补充在这里,是太多太多人的。而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看来,社会协作过程不仅不需要政府的持续关注就能运作,其如此强大甚至常常能抵消政府错误政策的后果。这大概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觉得自己每天一小节是不是有些进度缓慢。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生活物品采购(不知道买什么好,总是想买性价比最高的,其实一个可爱精致的闲鱼卖家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心力,价钱市场均价就好,心里好受一些)和弥补不如意的事情(事情没有一下子问详细,把流程完整地写下来导致后期需要等回复,做事断断续续的,心里也不好受)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