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这是一首描写喀布尔的诗,胡塞尼就是用了这首诗里的一句"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作为他第二本畅销小说的题目《灿烂千阳》。在诗歌里,灿烂的太阳是用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的妇女,正如小说里那些可怜可爱可敬的阿富汗的女人们。《灿烂千阳》,多么温暖而美好的名字,但我是用一种悲苦的心情读完这部小说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阿富汗妇女。一位叫做玛丽雅姆,她的童年还是很快乐的,作为私生女,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城市边缘,每周四她都会充满期待,因为这一天她亲爱的父亲会来看望她,他给她带来小礼物,给她讲外面的世界。玛丽雅姆喜欢她的父亲,但母亲说父亲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赎罪罢了。玛丽雅姆不愿意相信母亲,她相信父亲是真的爱她,她告诉父亲自己十五岁的生日想要的礼物是去父亲的电影院看那部卡通电影,和自己另外十一个合法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一起。父亲勉强答应了,但是生日那天他没有来,玛丽雅姆非常失落,她决定自己下山找父亲,她的命运就在她下定决心的这一刻发生了改变。她在父亲门口坐了一夜,仅仅是隔着窗帘看到父亲一晃而过的脸,她失望了,她痛哭起来,她流下的是悲哀的眼泪,愤怒的眼泪,屈辱的眼泪。然而生活给她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她回到泥屋,她的母亲已经自杀了。被接到父亲家没几天,父亲的几个妻子就将她嫁给喀布尔的一个老鳏夫拉希德,于是她跟着拉希德离开了父亲的城市,她发誓永远不要原谅他!拉希德是个脾气暴躁的男人,他要求玛丽雅姆出门时必须穿上布卡,要求她尽一个妻子的责任。在共同生活的初期,拉希德对她很好,这让她对生活又燃起了希望,她甚至跟这个暴躁的男人产生了休戚与共的感觉。当她怀上第一个小孩之后,她快乐到极点,每当想起孩子,她的内心就充满了幸福感,这满满的幸福感把她生命中所有的悲哀,孤独,失落都一赶而尽。生活再次没有善待她,她的孩子流产了,之后她又前后流产了六次,在一次次的的希望与失望的交替间,拉希德对她的态度越来越暴躁,他用言语,用皮带,用拳头来虐待她,磨灭她生活中所有的希望。玛丽雅姆的心死了,她终于懂得母亲娜娜让她记住的那句话: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需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那就是“忍耐”。忍耐男人的暴力,忍耐命运给你的苦难。玛丽雅姆以为她的生活就要一直黑暗下去,这是莱拉出现了。
莱拉是玛丽亚姆和拉希德的邻居,一个比玛丽亚姆小十几岁的小女孩。她的童年要比玛丽雅姆幸福的多,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她的父母被炸死,她的爱人塔里克一家逃离国外。她被拉希德救起,为了保全肚子里塔里克的孩子,莱拉答应嫁给已经年近六十的拉希德。最初的日子,玛丽雅姆对莱拉充满了敌意,她认为这个年轻的女孩抢走了她的丈夫,尽管是一个天天虐待她的丈夫。莱拉生了一个女儿,拉希德的脾气更加暴躁,他把愤怒都发泄在玛丽雅姆身上,莱拉为了玛丽雅姆挺身而出。就这样,玛丽雅姆第一次感受到关心,慢慢的,她开始接受莱拉,像一个母亲一样照顾莱拉。当拉希德对莱拉进行伤害的时候,她挺身而出将拉希德打死,并全力维护莱拉,让她与爱人离开是非之地,寻找他们的幸福。玛丽亚姆用生命换取莱拉的幸福,在接受枪决的那一刻,她的内心很平静,她付出了爱并得到了爱,她很满足。
故事的结尾莱拉和塔里克又回到了喀布尔,战后的国家满目疮痍,但是到处都充满希望,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重建自己的家园!
整本书读完,我的内心既心痛又感动。
心痛的是故事背景是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左右,我难以相信在这个年代还有这么惨烈的战争存在,无数无辜的人生活在恐惧之中,担心被火箭弹击中,担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更让我震惊的是在塔利班的统治下,妇女必须在男性监护人的陪同下才可以出门,并且必须穿布卡,女性不允许工作,会被判罪。这种变态的规定让许多没有出路的女性和儿童死于饥饿,疾病。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阿富汗妇女能做的也许只有忍耐了。忍耐丈夫的暴力,忍耐社会的不公。我还心痛被塔利班组织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屹立在丝绸之路上目睹几千年来的世事变化,最终却被炸药炸的了无痕迹。
我很感动,人类心底希望的种子,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位普通阿富汗妇女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摧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胡塞尼的小说用最残酷的情节,来展现人性的美好,在血腥的过程后,给读者一个带着眼泪微笑的结局。玛丽雅姆的父亲给玛丽雅姆留下一封忏悔的信,这让读者在为玛丽雅姆悲戚的时候稍感安慰。付出爱,永远是得到爱最好的途径。最终,自由与幸福抵达了穿越了战乱的莱拉,以玛丽雅姆的生命为代价。
我很羞愧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国家给我带来的安全感,我很感谢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有我的权利,我有我的自由,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网友评论